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赏析
(2019-02-04 14:20:07)
标签:
宋词苏轼蓝桥云英情趣 |
《南歌子》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转守湖州(今属浙江)。这首小词,写的是作者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那宦海漂泊的生活经历中的一个片断。这首小词,则从轻松处着笔,聊发联想,叹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归去。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下雨了,天色暗下来,一开始怀疑是夜色降临。雨过后,风儿转了向,忽然向人们报告天已放晴的好消息。
开头所写晴雨变化,当是江南三月之实情。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的天气。
“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三、四句是说,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彩,殷虹的夕阳挂在山峰上,显得一片明朗。一丛丛小草、柔软的沙地、溪边的山路,轻捷的马蹄。
“淡云斜照著山明”,写的是晨景,并非暮景。初生朝日,它的光也是斜的,先把山头照得明亮。既是晴天,便可继续上路了。“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长句写得清新轻快,的是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的情味。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下片前两句是说,早上从酒中醒来,却还感到疲困,还得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来做个美梦。
卯酒,早晨卯时饮下的酒。所谓“醒还困”,既说酒未全醒,也说夜来睡眠未足,于是很自然的,单调而有节奏的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就引起神仙故事的联想来了。唐人裴鉶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女仙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缥缈不可求。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末两句是说,虽然身在蓝桥,但是哪里找得到梦中情人,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着人行走。
正因为神仙缥缈不可求,所以有“何处觅云英”的感叹。最后从幻想回到现实,为了找寻一点慰藉,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还是有情的,它正鸣奏着潺潺的乐曲,伴随着自己,向前流淌着,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苏轼这首《南歌子》的特点在于他写了自己的联想,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神仙故事如何如何,现实生活又是如何,尽管人们从中获得的感受并不相同,但都会觉得它是有点味道的。而这种味道就是这首词的情趣所在。
附录《南歌子》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译文
下雨了,天色暗了下来,一开始怀疑是夜色降临。雨过后,风儿转了向,忽然向人们报告天已放晴的好消息。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彩,殷红的夕阳挂在山峰上,显得一片明朗。一丛丛小草、柔软的沙地、溪边的山路,轻捷的马蹄。
早上从酒中醒来,却还感到疲困,还得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来做个美梦。虽然身在蓝桥,但是哪里找得到梦中情人,只有多情的流水陪伴着人行走。
注释
⑴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⑵雨暗:言阴雨时天色昏暗。
⑶著(zhuó):同“着”。附着,附上。
⑷细草:尚未长成的草。软沙:细沙。
⑸卯(mǎo)酒:早晨喝的酒。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⑹“蓝桥”句:唐人裴铏传奇《裴航》云:相传蓝桥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
名家点评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唐宋词论丛》)
前一篇:苏轼《南歌子·游赏》赏析
后一篇: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