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锦缠道·燕子呢喃》赏析

标签:
宋词宋祁春色春意杂谈 |
《锦缠道》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鲸鱼颜值投吧。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这首词有人说是宋无名氏所作,然见于近人赵万里所辑《宋景文公长短句》,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故一般都认为是宋祁所作。
宋祁生活在仁宗朝,与兄同举进士,人称“大小宋”以别之,历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可谓一生得意,享尽荣华。尽管其词集宋版已失,但从赵万里辑本看,他的词表现出一种风流闲雅的格调,这大概与他一生的经历和生活有关。以这首《锦缠道》来说,就充满了欢愉,洋溢着及时行乐的况味。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这首词开头几句是说,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变长。看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
这首词以报春燕子的呢喃声开局,接着由声而色,从笼统的空间感受的春色中表现出春昼变长的时间感。继而将目光投向最足以展现蓬勃春色的园林,“万花如绣”一语以人工织绣之美表现大自然的旺盛生机,很见特色。
“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上片后三句是说,海棠经过一番风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这是作者在“万花”之中选取的一个特写镜头。这里作者将海棠拟作胭脂,将柳叶喻为宫眉,但读来并不觉得甜俗,因为这样的拟人之笔使人更感受到春天的生气。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下片前几句是说,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经醉意熏熏,还想寻找美酒。
春色如斯,人岂能安于亭中、槛内的赏玩?作者在换头处一语点明了郊游之乐,而“恣歌携手”四字则是一个大写意的自画像。“醉醺醺,尚寻芳酒”,前三字是一个近景特写,后四字醉而更寻醉,以“尚”字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末几句是说,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最后三句,分明从杜牧《清明》一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化来。在诗中虽然可看出能在杏花村酒家中买的一醉,但却难以排遣清明时节孤身旅人的悲凉情怀,不能消尽凄迷意境的底色。而在词中,却是承上阳春郊游的无比欢畅,是寻乐意绪的延续和归宿,故呈现出明丽柔美的色彩。因而这一化用更凭借句式的长短,将词中的悱恻低沉变作词中的酣畅活泼,从形式以至意境上都翻出了新意。
宋祁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最升平的盛世,他的词风典雅而温婉但馨香秀洁之中不乏伤春惜别的淡淡哀愁。这首《锦缠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拟人化的手法状春天的主动撩人,来传递春色的美丽,春意的热烈,从形象到感情都直接可感,从而也使之在当时的词风中自具一格。
附录《锦缠道》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注释
- 锦缠道:词牌名,又名《锦缠头》、《锦缠绊》。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三仄韵。
-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 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
- 翠:指柳叶之色。
- 踏青:即游春。
译文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看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经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经醉意醺醺。还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燕子呢喃,春光迷人。白昼忽然交长。看园林景色。繁花盛开如一片绚丽多彩的锦绣。海棠经过一番春雨.如胭脂一般红艳的花瓣被雨浸透。柳叶展开宫眉。翠叶拂弄行人的头。
到郊外去踏青,恣意歌唱牵手。我已经醉意醺醺。还想寻找美酒。问牧童,他遥遥指着远处的孤村说:“杏花深处的人家有。”
名家点评
清代词人贺裳《皱水轩词筌》:词莫病于浅直,如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本无高警,正在遥指不言,稍具书(画)意。宋子京演为《锦缠道》词,后半日:"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熏熏、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何伧父也。未审赋落花时,伎俩何在。
现代作家薛砺若《宋词通论》:在晏氏父子与欧、秦等集中,咏春之作,总不免为离情愁绪所萦绕,而深透着诗人悲惋的意绪。在宋祁与张先的词中,则只见春日之酣乐,令人心醉,如宋祁的《锦缠道》和《玉楼春》词,写春郊之明媚,春意之撩人,均浮现在纸上。
http://www.yszyz.com/uploadfile/201007/20100709043729850.jpg
前一篇:宋祁《蝶恋花·情景》赏析
后一篇:梅尧臣《苏幕遮·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