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赏析

(2018-11-29 11:59:48)
标签:

宋词

宋祁

红杏尚书

风光

杂谈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城东让人渐渐感觉到风光美好,湖面漾起皱纱似的波纹,迎接游人客船的来到。
首句总说春光渐好,引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真正领起全篇精神的,在“风光”二字。诗文中的风光,其实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关系;它不但是自然景色,也包含着世事人情。一个“渐”字最为传神,说是“渐觉”,其实那芳春美景,说到就到,越看越是美好。这美好的风光,分明又有层次,词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眼见那春波绿水,与以前不同;它发生了变化,它活起来;风自东来,波面生纹。春,是从这儿开始的。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上阕后两句是说,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淡烟,拂晓的寒气在四处弥漫,唯有红艳的杏花在枝头簇绽,春意盎然,像火焰般闹喧。
然后看见了柳烟;然后看见了杏火。这毕竟是“渐”的神理,一丝不走。晓寒犹轻,是一步;春意方闹,是又一步。风光在逐步开展。把柳比作“烟”,实在很奇。然而在我们感受上,这种想象和创造,很美,美在传神,美在造景。柳烟是写其初自冬眠而醒,嫩黄浅碧,遥望难分枝叶,只见一片轻烟薄雾,笼罩枝稍。杏火,写其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荼。“闹”,安静、萧寂的反义词。词人用它,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上阕写尽风光,下阕转出感慨。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下阕前两句是说,人生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总是抱怨欢娱太少,谁肯怜惜千金却轻视美人的回眸一笑?
人生一世,艰难困苦,不一而足;欢愉恨少,则忧患苦多,难得开口一笑,所以有钱人愿意为此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足见欢娱的难得。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末两句是说,为你我持酒盏劝说西斜的金色太阳,且为聚会的好友宾朋在百花丛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
既然无力使得时光倒流,只能劝说斜阳,切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长欢娱的时刻。当然这只是词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词人因这首词而得名,因“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佳句被人称为“红杏尚书”。古人善于把事物“诗化”,连一个仕宦职衔也可化为风雅的称号,传为佳话。

附录《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⑴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调同"玉楼春"。

⑵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zhào):船桨,此指船。

⑶春意:春天的气象。闹:浓盛。

⑷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⑹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庶人佑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⑺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译文

 城东渐渐让人感觉到风光美好,湖面漾起皱纱似的波纹,迎接游人客船的来到。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淡烟,拂晓的寒气在四处弥漫,唯有红艳的杏花在枝头簇绽,春意盎然,像火焰般闹喧。

  人生如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总是抱怨欢娱太少,谁肯吝惜千金却轻视美人的回眸一笑?为你我持酒盏劝说西斜的金色太阳,且为聚会的好友宾朋在百花丛中留下一抹晚霞夕照。

名家点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沈雄古今词话》: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动人轻财寻乐之意。

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宋代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承旨等。卒谥景文。其诗词多写优游闲适生活,语言工丽,描写生动,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之句,世称"红杏尚书"。有集,已佚,今有清辑本《宋景文集》;词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https://p1.ssl.qhmsg.com/t01ad9d67dcea181ea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