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六州歌头·项羽庙》赏析
(2018-11-28 18:15:17)
标签:
宋词李冠怀古项羽杂谈 |
(1)《六州歌头》,当即大曲《六州》中序之第一章。
(2)草昧:混乱的时世。杜甫《重经昭陵》云:"草昧英雄起。"
(3) 刘:刘邦。项:项羽。
(4)鞭寰宇:指项羽想要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霸业。鞭,借指武力;寰宇,指国家全境。汉贾谊《过秦论》上:"(秦王)执棰拊以鞭挞天下。"
(5)驱龙虎:指挥龙虎般的战将。驱,驱使。龙虎:比喻英雄豪杰。
(6) 扫欃枪:扫除秦王朝的邪恶势力。欃枪:彗星的别称,古时候称彗星为"扫把星",是灾祸的预兆。在此比喻秦王朝为灾祸。《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古代以为彗星起则大兵兴。
(7)斩长鲸:意为消灭秦军主力。长鲸,比喻元凶;鲸,喻凶恶之人。
(8) 余耳:指陈余、张耳。他们都是参加反秦斗争的主要人物。秦亡后,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赐陈余三县地。
(9)皆鹰犬:刘邦对张耳、陈余的蔑视之词。鹰犬:比喻供驱使奔走的人。
(10)归炎汉:归附汉王刘邦。炎汉:汉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11) 刁斗:古代行军用具,铜制,白天用以烧饭,夜间敲击以巡警。
(12)虞姬:《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13)泣听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该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4)玉帐二句:《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饮帐中。······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玉帐:征战时主帅所居住的营帐。
(15)念花无主:意为项王若死,虞姬无所归。念,想起的意思;花,指虞姬。
(16)挥雪刃:舞动雪白的利剑,即拔剑自刎。
(17)掩泉扃:掩埋地下。泉扃:九泉,地下。
(18) 时不利二句:《项羽本纪》叙项羽被围该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至。'",骓:黑白毛色相间的马,此处指项羽座骑。
(19)困阴陵:被围困在阴陵县。阴陵:秦代时的县名,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20) 叱追兵:《项羽本纪》:"汉军围之数重,⋯⋯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21)呜喑:即喑鸣,发怒喝叫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呜叱吒,千人皆废。"
(22)望归路二句:《项羽本纪》:"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归路:返回故乡的道路。忍偷生:即不忍偷生。谓不忍苟活下去。项羽在乌江不肯南渡,毅然自刎身亡。
(23)遣行人到此:使行人到此。
(24)胜负句:《项羽本纪》:"(项羽)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难凭:难以凭信。意谓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是个英雄。
秦代统治暴虐,起义不断。反秦的起义队伍中,经过数年争战之后,以刘邦和项羽的势力最强大。项羽以勇敢善战著称,想要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霸业。他在战场上勇敢杀敌,驱使有如龙虎一般的将士,扫除秦王朝的邪恶势力,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很快成为主要的起义队伍领袖,消灭了秦军主力。项羽用武力取得胜利的时候,很多江东子弟血染沙场,项羽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张耳、陈余,被刘邦利用,成为刘邦的鹰犬。但是在之后的战争中,张耳投降,陈余被杀,刘邦消灭了所有不肯归附汉朝的诸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明月夜下,项羽的军队尽起思乡之心,士气涣散。三更时分,战旗迎风飞舞,军队中传来刁斗敲击的警示声。项羽和虞姬两人相对坐下共饮,悲痛而惊恐的听着四外传来的楚歌,因为别离而盈盈泪下。
想起项王若死她将无处可归,虞姬挥刀自刎而死,被埋在地下。项羽引吭高歌,率兵突围,最终被困阴陵县,这时的项羽身边虽然只有几十人,仍将汉军统帅吓得落马。项羽的怒吼声似可摧动天地,他看了返回故乡的道路,不忍苟且偷生,于是自刎而死。纵然他的功绩盖世卓越,如今的我们到哪里才能得见他的遗灵昵?江水古木相对而立,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多少英雄业绩都已经不再。后人经过这里,都会追念项羽的英雄事迹,可是越是就越伤怀。怎么能简单的以胜负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呢?
名家点评
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一六:"《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者是也。音调悲壮,又以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怅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