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赏析

标签:
唐宋词敦煌曲子词少妇灵鹊杂谈 |
《鹊踏枝》敦煌曲子词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将物拟人,这本是文学表现上极常见的艺术手法,远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可在词学领域,却不能不首推这阕《鹊踏枝》。而且,它在词作中一经运用,竟然如此不事雕饰、朴素自然、逼真入微、情趣横溢,因而也就显得尤其难得了。这一场小小的冲突,虽然发生于少妇和灵鹊之间,却完全具有人和人之间的性质、意义。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这首词上片是说,不可忍耐那喜鹊来叽叽喳喳的叫,说你送喜讯又有什么凭据呢?再这样戏弄我,看我不把你捉来锁在笼子里,你还能说什么。
上片显然出自少妇的口吻:误以为灵鹊说谎,便把它捉来锁进笼中,不再同它讲话。这里通过少妇的想象、行动,赋予灵鹊以人的思想、行为,使之人格化了。上片用少妇对灵鹊的迁怒、惩罚,反映了一个空闺盼夫少妇的渴念、急切、失望、怨怼。下片用灵鹊的表白,写出了它的善良、委屈、同情、愿望: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下片是说,本来是好心来早早给她报个喜讯的,哪知却把我锁在金笼里。但愿她那出征的丈夫早日归来,那时就会放我到天空飞翔去了。
下片则转换了一个叙述角度,让灵鹊讲话。这就不仅仅是少妇对灵鹊的猜想,而且是通过对灵鹊内心世界的直接披露,完成了它的“人化”。正是这种拟人化的运用,才使得这一阕民间小词具有特殊的韵味。
灵鹊报喜是我国固有的民间风俗。这首词上片在于表明少妇的“锁”,下片在于表明灵鹊的要求“放”,这一锁一放之间,已具备了矛盾的发展、情节的推移、感情的流露、心理的呈现、形象的塑造,这也就完成了艺术创作的使命,使它升华为一件艺术品了。
附录《鹊踏枝》敦煌曲子词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译文
“不可忍耐那喜鹊来叽叽喳喳的叫,都说你是最灵的,总是报告喜讯,可是你给我送来了什么啊?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再这样调戏我的感情,看我不把你捉了来,把你锁在笼子里,你还能说什么!”
“本来是好心来早早给她报个喜讯的,想给她的寂寞一点安慰。可是她却把好心当作了驴肝肺!竟然把俺捉了锁进笼子。唉!她的心情俺还是理解的,不跟她计较了,但愿她的那个人早日归来,哈哈,那个时候就知道俺是好心了,就会欢天喜地的把俺放出来的。”
注释
叵耐:不可忍耐。
谩:一作“漫”。
金笼:坚固而又精美的鸟笼。
休共语:不要和他说话。
比拟:打算,准备。
征夫:出远门的人。这里是指关锁灵鹊的人的丈夫。
腾身:跃身而起。
http://a0.att.hudong.com/17/12/01300000212958121974122331700_s.jpg
前一篇:敦煌曲子词《定风波二首》赏析
后一篇:敦煌曲子词《南歌子二首》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