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赏析

标签:
唐宋词韦庄江南还乡杂谈 |
《菩萨蛮》(五首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承上首而来,所写者已经是离别以后游子远适江南的生活情况了。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首两句仍不过是从别人口中道出江南之好而已,观其口吻有向游子劝留之意;而游子本意仍在还乡。是以次句乃用一“合”字,“合”,合该、合应之意。这是劝游子合应在江南终老。人情同于怀土,游子莫不思乡。“江南”既是异乡,“游人”原为客旅,而劝者却说游子合应在江南终老,观其所用“尽说”、“只合”等字样,若非游子的故乡有不能归返的苦衷,则异乡之人又何敢尽皆以如此断然之口吻来相劝留。对方劝留的口吻如此直接激切,足以反映其不得还乡之情意的百转千回。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两句是说,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春水碧于天”是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两句是说,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垆”,指卓文君当垆卖酒事,垆边之人,指卖酒女郎。“似月”,女郎美貌光彩皎皎照人。“皓腕凝霜雪”,言其双腕之皓白如雪。这两句是写江南人物之美。江南既有如此之美女,则岂不令游子生爱赏留恋之意。
自“人人尽说江南好”以下,全写江南之好,有“碧于天”的春水,有画船听雨之生活,有垆边如月之佳人。一气贯注,全力促成“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多种理由。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末两句是说,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未老莫还乡”五个字,表面是顺承,实际是反扑。前面虽极写江南之好,都不过为他人劝留之语,而游子的故乡之思,则未尝敢忘,今日虽暂莫还乡,然而狐死首丘,则终老之日仍发誓必还故乡。至于下一句“还乡须断肠”,则是极痛心的补叙出今日之所以“莫还乡”的缘故。这一句看来说得简单,而用意却极深婉。“须断肠”的“须”字说得斩钉截铁,是还乡必定要断肠;然而“还乡”二字,说得如此概括,而并未指明“还乡”后究竟是哪些事物使人竟至于必须断肠呢?于是隐约中使人感到必定是故乡今日的事事物物皆足以使人断肠。如果我们了解到韦庄一生饱经乱离之痛,当此中原鼎革之变,为异乡漂泊之人,这句“还乡须断肠”物资,也可以说是写得情真意苦之极了。
附录《菩萨蛮》(五首其二)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注释
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名家点评
清代谭献《词辨》:强颜作欢快语,怕肠断,肠亦断矣。
清代陈廷焯《云韶集》:一幅春水画图。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结言风尘辛苦,不到暮年,不得还乡,预知他日还乡必断肠也,与第二语口气合。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阻其归路。“未老莫还乡”句犹冀老年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