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347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延巳《谒金门·杨柳陌》赏析

(2018-07-31 12:18:03)
标签:

唐宋词

冯延巳

阳刚

阴柔

杂谈

《谒金门》冯延巳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在这首词的上片,我们看到一位浪迹江湖、风流倜傥的美少年。这样的形象,在词里倒是很少遇到。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开头两句是说,他在杨柳道上跃马如飞,十分矫健。
“嘶空无迹”,意为一声马嘶,早已跑得不见踪影。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这两句是说,他身着荷衣,非常潇洒。这是谁呢?这个人以前没有见过啊,大概是位年年客游、四海为家的侠士吧?
“宝马”句借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的字面与人物形象。荷衣,指芳洁的服饰。《楚辞·九歌·少司命》有“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之句。本篇化用《楚辞》意境,有信手拈来、出人意表之妙。
看到下片,才知道上片所写的少年英姿,分明是一个女子的目光中打量出来的。已经带上了几许爱慕之情了。那神情,那心中的潜台词,早已芳心暗许了。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这两句是说,那是一个浪漫的爱情之梦,醒来后犹自醉眼朦胧,犹在朦胧醉眼中看那万点飞花。
果然,这少年在她的倾慕中入梦。由相见到入梦,从上片到下片,一跳而过,但并没有断线。梦见什么,先不写,只用“巫山春色”四字略略暗示一下那是一个爱情之梦,却着力描写梦醒时的情态;这情态又不直接描写,却用景物代替情思,烘托出一个“飞花狼籍”的迷人境界。那是怎样一个美妙的梦就可想而知了。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末两句是说,只因为喜欢听你清脆的玉笛声,即使娇慵无力,我也要为君起舞啊。
直到最后,才点出梦境中的事。末两句是作为醒后的回味来写的。“无气力”与“醉眼”呼应,是一种沉醉、迷醉的神态。据传杨贵妃爱听宁王吹笛,尝窃其紫玉笛吹之(见乐史《杨太真外传》),唐人张祜诗有“梨花深院无人见,闲把宁王玉笛吹”之句)。词中暗用此典,并以此作结,更造成了风流旖旎的感情氛围。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无邪的少女之梦。
这首词上片写人,像神马一样来去无迹;下片写情,像春梦一样飘渺浓酣。写人,笔调俊爽,清新飘逸;写情,则回旋吞吐,欲藏还露。分明是两副笔墨,互相映衬。“宝马嘶空无迹”,是雄姿英发的男子气概;“起舞不辞无气力”,是缠绵柔美的女性情态。词人用感情的催化剂,将二者交融在一起,使词在浓挚缠绵的抒情中,别有一种雅健挺拔的趣味,使得这首词兼具阳刚与阴柔之美。

附录《谒金门》冯延巳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籍。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