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建《雨过山村》赏析

(2018-01-16 19:25:13)
标签:

唐诗

王建

山村

农忙

杂谈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二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是由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这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横斜。
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很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着诗句的向导,体现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的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因地制宜,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从美的角度看,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诗的后两句是说,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诗人转而写到农事。“浴蚕”,指古时在仲春时分用盐水选蚕种。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打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一双兄弟更富有诗意。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农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的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尤其富有兴味。这里的“闲”字,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此花又叫“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爱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劳动生活情事,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附录:《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注释
⑴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⑵妇姑:嫂嫂和小姑。
⑶相唤:互相呼唤。
⑷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⑸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⑹中庭:庭院中间。
⑺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https://p1.ssl.qhmsg.com/t018c6b56ff08ca54d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