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像,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开头二句就是劈头一问,青天上的明月你什么时候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向你探问。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既出,继而具体写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开篇从手持酒杯仰天问月写起,极富气势感。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三、四句是说,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追攀时,它却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对于人来说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的手法运用得惟妙惟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至。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两句是说,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这两句是对月色进行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青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作陪衬写得都好,而“绿烟灭尽”写得更为出色。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有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这两句是说,只能看见夜里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在难以测知,但却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这两句是说,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复春,嫦娥孤单的住着与谁为邻?
诗人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神话的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的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两句是说,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的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两句是说,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即意味着“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所以两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结,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末二句是说,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的照在金杯里。
最后两句则归结到及时行乐的注意上来。三国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的驰骋一番之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全诗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一气呵成,可谓音情理趣俱佳。
附录:《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
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注释
①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②丹阙,朱红色的宫门。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③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隐没。
④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⑤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收敛豪气,信笔写成,取其雅淡可矣。谓胜《蜀道》诸作,则未敢许。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裁制。供奉特地显出稿木,遂觉直尔孤行,不知独参汤原为诸补中方药之本也!辛幼安、唐子畏未许得与此旨。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奇想自天外来。圆活自在,可谓笔端有舌矣(“但见宵从”二句下)。严沧浪曰:缠绵不堕纤巧,当与《峨眉山月歌》同看。
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330d3cef8921044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