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思深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2017-08-24 18:41:06)
标签:

唐诗

李白

王昌龄

同情

杂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南朝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前两句是说,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由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啼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经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问道”,表示惊悉。“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语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后两句是说,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夜郎国。沅陵正在洪江市北方略偏于东。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是表现的意境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感情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附录:《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历史评点:

《批点唐诗正声》:太白绝句,篇篇只与人别,如《寄王昌龄》、《送孟浩然》等作,体格无一分相似,音节、风格,万世一人。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王云:白此诗兼裁古意,遂成奇语。周云:音节清哀。

唐诗广选》:梅禹金曰:曹植“愿作东北风,吹我入君怀”,齐浣“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此诗兼裁其意,撰成奇语。

《唐诗直解》:音节清哀。

诗薮》:太白七言绝,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朝辞白帝彩云间”、"谁家玉笛暗飞声”、“天门中断楚江开”等作,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贺监谓为“谪仙”,良不虚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是遥寄情词,心魂渺渺。

《诗辩坻》:太白“杨花落尽”与元微之“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

《唐诗摘钞》:趣。一写景,二叙事,三四发意,此七绝之正格也。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

《增订唐诗摘钞》:即景见时,以景生情,末句且更见真情。

唐诗别裁》: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

《唐诗笺注》:“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

网师园唐诗笺》:奇思深情(末二句下)。

《诗法易简录》:三四句言此心之相关,直是神驰到彼耳,妙在借明月以写之。

《岘佣说诗》:深得一“婉”字诀。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无情生情,其情远。潘稼堂云:前半言时方春尽,已可愁矣;况地又极远,愈可愁矣。结句承次句,心寄与月,月又随风,幻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