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朝文章中的一篇奇文——《钱神论》赏析

(2016-11-30 20:05:01)
标签:

西晋

鲁褒

钱神

孔方兄

杂谈

西晋元康之世,朝政昏暗,“纲纪大坏”,贪财成风,贿赂公行。金钱作为货币的万能神力,日益为世人所认识,同时出现了三四篇同名之作揭露金钱的神力,其中最著名的当推鲁褒的这一篇。它对金钱的神力从不同侧面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对日益堕落的社会风气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堪称六朝文章中的一篇奇文。
有司空公子,富贵不齿,盛服而游京邑。驻驾平市里,顾见綦母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长矣。徒行空手,将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贵人。”公子曰:“学诗乎?”曰:“学矣。”学礼乎?”曰:“学矣。”“学易乎?”曰:“学矣。”公子曰:《诗》不云乎:‘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後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礼》不云乎:男贽玉帛禽鸟,女贽榛栗枣修。’《易》不云乎:“随时之义大矣哉。吾视子所以,观子所由,岂随世哉。虽曰已学,吾必谓之未也。”先生曰:“吾将以清谈为筐篚,以机神为币帛,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已。”子拊髀大笑曰:“固哉!子之云也。”既不知古,又不知今。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富者荣贵,贫者贱辱。而子尚贤,而子守实,无异于遗剑刻船,胶柱调瑟。贫不离于身,名誉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上智先觉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大矣哉!
【注释】司空公子:作者假托的人名。不齿:不与同列,表示极为鄙视。平市里:作者假托的地名。綦母先生:作者假托的人名。班白:即斑白,头发花白。徒行:步行。币帛:缯帛,古人馈赠用的礼品。筐:方形盛物的竹器。篚:圆形盛物的竹器。男贽二句:古人初次进见尊长者所持的礼品。《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随时之义:随时势而变通。清谈:清雅的言谈。机神:高妙的玄理。拊髀:手拍大腿。固:固执,顽固。遗剑刻船:即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用胶把弦柱粘住,则鼓瑟者无从调节声音。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本:根本。内方两句:古人认为地方天圆。象,象征。
这篇文章通篇设为问答,敷衍成章。题目虽名曰“论”,但实为赋体。作者假托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的对话,揭示当时社会风气大变,指出当时“时易世变,古今易俗”,作为钱神产生的背景,而后借司空公子之口,叙述钱的历史,交代金钱的来历。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後。处前者为君长,在後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哉茕独。”岂是之谓乎?
【注释】体:形状。有乾有坤:《易经》八卦的乾坤两卦,乾之象为天,地之象为坤。行藏有节:指钱币的流通和储藏有一定的法度。市井便易:在市场上做买卖便于交易。耗折:消耗亏损。难朽象寿:象长寿难以衰老。不匮象道:像大自然运行不息,不会缺乏。严毅:严厉刚正。哿矣二句:富人犹可,孤苦伶仃的人就十分可哀。
描述钱的形体,交代钱为孔方的原由;分述钱的特性,交代人的贫富、强弱在于钱之有无、多少,以此作为揭露金钱神力的引子。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後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是论之,可谓神物。
【注释】泉:古代钱币的名称。谓其“流行如泉。”(《汉书.食货志》颜师古注)京邑衣冠:京城里的士大夫。讲肆:讲学的地方。“昔吕公”句:吕公,汉吕后之父。版,进见时的名帖。刘邦为亭长时,不持一钱往贺吕公,名帖上却写“贺万钱”。吕公迎为上宾,并把女儿嫁给他。事见《史记·高祖本纪》“汉祖”句:克,同“刻”,铭记。赢,多。刘邦为小吏时奉差咸阳,吏皆送三百钱,独萧何送五百钱,刘邦铭记萧何多赠五百钱,称帝后多封萧何食邑二千户。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文君”句:文君,卓文君,西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她夜奔司马相如,同驰归成都。相如家贫,文君久之不乐,遂返临邛,与相如卖酒,文君当垆,卓王孙以为耻,不得已分财产与之,文君有钱百万,又穿上锦绣衣裳。事见《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句: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高盖,高车。犊鼻,犊鼻裈,短裤,或谓围裙,状如犊鼻。相如与文君同返临邛买酒,文君当垆,相如着犊鼻裈,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卓王孙分财产于文君后,遂回成都买田舍,致富。
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
【注释】朱门:指富豪之家。紫闼:指帝王宫廷。诤:同“争”,争执。幽滞:指失意不得进仕的人。令问:问候。
在这里作者就集中笔力,对金钱的巨大神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揭露。其一、学而优则仕原是儒者传统的人生道路。但是自从金钱来到人间后,做官就不靠知识了。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说明如今“官尊名显,皆钱所致”。金钱主宰着一切:危安、死活、贵贱、生杀等等,都取决于钱。它可以“排朱门,入紫闼”,通关节,买人情,使人“无位而尊,无势而热”,办任何事情,都非钱不可。金钱成了万能的神,知识贬值,已一文不值。因而作者愤激的说:“何必读书,然后富贵!”
洛中朱衣,当涂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云:‘钱无耳,可闇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注释】洛中:洛阳。朱衣:泛指权贵。当涂:当道,当权。辐辏:指四方宾客聚集在一起。闇:同“暗”。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相禄:享有福禄的面相。与:参与。臧武仲:春秋时鲁国大夫臧孙纥,有智谋。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勇力著名。冉求:孔子学生冉有,有才艺。文之以礼乐:用礼乐来加以修饰。成人:德才兼备的人,即完人。语出:《论语·宪政》:“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其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原是儒家的传统观念,但是由于金钱的法力无边,作者提出了“死生无名,富贵在钱”。钱是万物的异化形式,它可以使万物互相转化:祸转为福,败转为成,危转为安,死转为生。甚至“性命长短,相禄贵贱”,也在于钱,而不在天。作者把钱和天的力量做了一番比较,认为“天有所短,钱有所长”,结论是“天不如钱”。钱的力量超过了主宰一切的上天,成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人格的完美,依照儒家的观点,必须具有仁、义、智、勇、礼、乐等条件。现在由于钱可以使丑的变为美的,使卑贱变成高贵,使罪过变成正义,因而完人的条件,亦“惟孔方而已”,钱成了左右人格的动力。
夫钱,穷者能使通达,富者能使温暖,贫者能使勇悍,故曰‘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无翼而欲翔?使才如颜子,容如子张。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归,广修农商。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
【注释】穷:困厄,不得志。贫:贫弱,软弱。中人:君主身边有权势的人。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孔子屡称其有才德。子张:即颛孙师,孔子的学生,貌美。空手掉臂:空手摇臂膀,指空手无钱。上下:指来往。同尘和光:语出《老子》:“和其光,同其尘。”这里指与尘俗混同,随波逐流。
其三、俗话说:“朝中无人莫做官”,但时至西晋,朝中有人而无钱也仍然做不到官。“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何异无足而欲行吗,无翼而欲翔?”即使此人才貌超群,空手摇臂,无钱送礼,也仍然做不到官。但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权势,做上高官,可见钱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了。这些论述对金钱的神力是何等大胆的揭发,又是何等犀利的解剖!这在当时社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黄铜中方叩头对曰:“仆自西方庚辛,分王诸国,处处皆有。长沙越巂,仆之所守。黄金为父,白银为母。铅为长男,锡为适(《御览》作“少”。)妇。伊我初生,周末时也。景王尹世,大铸兹也。贪人见我,如病得医。饥飨大牢,未之逾也。”
【注释】黄铜中方:铜钱,这里指钱神。庚辛:古时把天干与五行相配合表示方位,庚在五方中属西;庚、辛在五金中属金;金在五行中代表西方。故钱自称来自西方庚辛。分王诸国:分往诸国称王。越巂:地名,故地在今四川西昌市。伊:句首语气词。景王:周景王(前544-前520在位)姬贵。尹世:治世。大铸兹也:周景王时,患钱轻,更铸大钱事见《国语·周语》。兹:此指钱。太牢:古代宴会或祭祀时并用牛、羊、猪三牲,称太牢。
文章结尾作者通过钱神的自白,揭示钱之为神,“处处皆有”,爱钱之癖,古已有之。回应前文,收束全篇。
《钱神论》虽然以立论为名篇,却是一篇赋作。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赋文主体全是两个被赋予具体身份的人物的言辞而非作者的现身立言,行文追求骈对合韵,其体制明显属于赋作。它的主旨不在以逻辑论证折明义理,诉诸理性思辨,而着力描摹人情世态,抒发感慨,诉诸于审美激情;立意也是文学家作赋,而非思想家立学术之论。这是《钱神论》突出的特点,也是理解作品应该首先把握的问题。
《钱神论》对世人追逐金钱的丑态作了形象的描绘,一些清高的读书人听儒者讲学或玄学清谈,都深感无味,昏昏欲睡,而“见我家兄”则“莫不惊视”,精神振奋:唯一能刺激他们神经的只有一个“钱”字。至于那些当朝权贵更是奢钱如命,“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执”和“抱”活画出这伙钱癖的丑恶嘴脸。他们对钱是“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只要是钱,就如蝇逐臭,唯钱是求。
《钱神论》的语言丰富精妙,通俗明快,幽默诙谐,“无翼而飞”,“无足而走”,将货币流通迅速的抽象道理,以借喻写成鲜明的视觉形象,精警动人,“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不能巧笑令人解颐,娇痴引人存问,造语出人意想。“得钱转怒为喜,见钱谈笑风生”,摹写世情又能使人会心。
这篇文章问世后,“疾时者共传其文”,“孔方兄”的称号更是不胫而走,流播后世。明人袁宏道《读钱神论》诗云:“闲来偶读《钱神论》,始识人情今亦古;古时孔方比阿兄,今日阿兄胜阿父。”清人叶承宗更“敷衍《钱神论》”而作杂剧《孔方兄》针砭时弊。这些拟作者皆缘于鲁褒的《钱神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如今在这开放的年头,金钱的丑剧还在一幕幕重演,在市场经济中,它的魔力更是令人惊咋,它刺激了人的贪欲,使不少人拜在钱神的脚下。重读《钱神论》,不能不发人深思。
附录:《钱神论》白话译文
有位司空公子,不屑于追求富贵,穿着华丽的衣服到京城游览。他的马车停在街市上时,看到了綦毋先生,这位先生两鬓斑白,正徒步走着。公子对他说:“唉!您年纪已经不小啦,空手步行着,将要到哪里去呢?”先生回答说:“我要去见达官贵人。”公子说:“您学过《诗经》吗?”先生说:“学过。”“您学过《礼经》吗?”“学过。”“学过《易经》吗?”“学过。”公子说:“《诗经》中不是说过吗?‘把装满绸缎的礼品筐送给宾客,以表达对宾客的厚意,然后忠臣和嘉宾才能对主人尽心尽力。’《礼经》上不是说过吗?‘男子携带的礼品是美玉、绸缎、飞禽,女子的礼品是榛子、栗子、红枣、腊肉。’《易经》上不是说过吗?‘顺应社会潮流的做法,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看您两手空空,如此去求达官贵人提拔,这哪里是顺应潮流的做法呢?虽说您学过《诗》、《礼》、《易》等经典,我还是认为您和没有学过一样。”先生说:“我将要用高雅的谈论作敲门砖,用神妙的策谋作进见礼。孔子说:‘讲究礼,讲究礼,难道是讲究美玉、绸缎之类的礼品吗?’我的做法就是根据孔子的这种思想。”公子拍腿大笑着说:“您说的这话多么迂腐啊!既不通晓古代,又不懂得今天的社会。当今的急务,要高雅的谈论有何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改变,古代和今天风俗不同。有钱的人荣耀尊贵,贫穷的人卑贱屈辱,而您却崇尚质朴,而您却信守诚实,这和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没有什么不同。您现在贫困缠身,默默无闻,我看是活该如此。

古代神农氏死后,黄帝和尧、舜教百姓种地养蚕,用绸缎当货币,作为人们的立身之本。聪明的人进行变通,便挖掘铜矿,仰观天象,俯察地形,把铜铸成了钱,所以把钱孔设计成方形,象征大地,把钱外缘设计成圆形,象征高天。真伟大啊!

    钱的形体包含了乾坤的要义,内孔表示坤方,外廓表示乾圆。他在世上堆积如山,遍布海内,川流不息。该动就动,该静就静,当出就出,当收就收。用于市场,交易十分方便,不必担心会消耗损坏。他寿比南山,不会腐朽,是永恒的天道,不会穷尽,所以能够永远被利用,成为世人的神宝。人们像对待兄长一样亲它爱它,恭敬地把它称作‘孔方’。失去它就会贫困微弱,得到它就能富贵强悍。它没有翅膀却能飞,没有脚却能跑。可以使一贯严厉的面孔顿时堆满笑容,可以让从来难开的金口对人有求必应。钱多的人站在前面,钱少的人排在后头。在前面的人当君长,在后头的人作奴仆。当君长的富贵有余,作奴仆的穷困不足。《诗经》上说:‘富人真好,穷人可怜。’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钱’当初被命名根据的是‘泉’,百姓每天用它,它的源头也不会枯竭,再远的地方它也能前去,再深的处所它也会涉足。京城里的士大夫,一捧起书来就觉得困顿,厌恶听人高雅的谈论,听着听着就直打瞌睡,但一见到‘家兄’(钱的代称),就无不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凡是得到钱帮助的事,从来都吉祥而又顺利,何必通过读书去求取富贵?在汉代,吕公曾因见到刘邦的一封空头礼单而欢喜不已,刘邦曾因多得了萧何的两枚铜钱而当了攻心战的俘虏。卓文君脱去了布衣而穿上了锦绣,司马相如坐上了华贵的车马而不再穿着短裤去洗餐具。许多人当了大官,名扬四海,都靠了钱的神力。空头礼单最为虚假(尚且讨人喜欢),何况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奉送?两枚铜钱虽然很少,却铸就了刘邦和萧何的亲密关系。由此看来,钱真是神物,它没有官职却很尊贵,没有权势却炙手可热,能推开贵族的朱门,能迈进皇宫的紫闼,所到之处,能转危为安,起死回生。它一离开,富贵者会沦为贫贱,该活的人也会被杀。因此,官司诉讼不使钱不能打赢,官运不通者非送钱不能提拔,有猜疑怨恨非用钱不能消除,求赞誉和褒奖非花钱不能得到。洛阳的显贵与执政的官僚,对我‘家兄’都亲爱不已,从早到晚拉着我的手,抱着我的腰,不管人品优劣,不论年纪大小,‘家兄’这里总是宾客汇聚,门庭若市。常言说:‘钱无耳,可暗使。’这话难道是假的吗?还有句话是‘有钱可使鬼上树’,何况是人呢?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我却认为死生无命,富贵在钱。根据什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呢?钱能变祸为福,反败为胜,转危为安,起死回生。人性命的长短,相貌和禄位的贵贱,都由钱决定,和天有什么相干呢?天有它的短处,钱有它的长处。使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这方面钱不如天。使卑贱的人升迁,贫困的人变富,在这方面天不如钱。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知识的熏陶修饰,就可以成为完人了。但要成为今天社会上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只要有孔方就行了。钱这种东西,能使贱者显贵,能使寒者温暖,能使穷人勇敢,所以说,君无财则士不来,君无赏则士不往。常言说:‘朝中无人却作官,不如回家去种田。’即使你有亲友在朝廷担任要职,如果你自己没有‘家兄’,这和没脚而想走路,没翅膀而想飞翔有什么不同?即使你有像颜回一样的才干,有像子张一样的仪容,如果两手空空,那还想企望办成什么事?不如早点回家,大力经商种田,然后乘船坐车,到处活动,让孔方为你开路,所有的达官贵人都会异口同声地为你唱赞歌,上上下下的人都交上朋友,你的声誉才能一天天地扩大起来。”

 

  鲁褒,字元道。西晋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南阳(今属河南省)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曾著《钱神论》,鲁褒描摹的“钱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形有影,并仍左右着人情世态。鲁褒极力宣扬“钱能通神”的观点,历数金钱如何万能,对社会上媚权崇钱的现象作了生动的描绘,对拜金主义丑陋现象进行充分的揭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