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多得的宫怨体——左芬《离思赋》赏析

(2016-11-29 08:49:42)
标签:

宫怨体

左芬

左思

晋武帝

杂谈

这是西晋文学家左芬的一篇骚体小赋。左芬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晋武帝(司马炎)闻其文名,纳入宫中。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借机写下了这篇《愁思赋》,抒发了自己幽居深宫的思亲之情。

这篇小赋通篇用韵,全文依韵可分成三段。

首段作者先叙入宫后的心情。她自称出身寒微,没有见过“图画之妙像”,也没有听过“先哲之典谟”,不仅“愚陋”,而且“寡识”,实在不配住在华美的宫殿里,她认为帝王的宫殿不是像她这样的人所生活的地方,因此有一种愧怍心理。左芬的姿容丑陋,司马炎只是对她“以才德相见”,并不宠爱。她所处的后宫又充满了天姿国色的佳丽,竞相邀宠,互相算计,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她终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万仞高墙使她与家人隔离,她在宫中形单影只,感到孤独,郁积在心的思亲之情也无人可以倾诉,万虑千忧使她的心灵备受煎熬,竟至于漫漫长夜夜不能寐,梦魂飘忽直到天亮。这一段直抒胸臆,真实地表现了她入宫后的惭愧、忧惧、孤独、悲伤的复杂心态,写得既缠绵、凄苦,又庄重、含蓄。

次段集中笔力抒发思亲之情。左芬幼时丧母,依靠父兄长大,与父兄感情很深,尤其与哥哥左思更是笔墨知交。她“拜修仪”后,全家移居洛阳,虽然与全家相去不远,但宫禁森严,咫尺天涯,想回去看一看亲人很难得到恩准,她又体弱多病,“常居薄室”,内心是很痛苦的。每当窗外秋风四起,白霜落满前庭,日光昏暗,寒气凛洌,这种孤独的痛苦更折磨着这个敏感的少女,以致涕泪自零,不能自已。文章用了一段景物描写,借助悲凉凄清的气氛,衬托后宫生活的清寂、悲凉。用笔委婉曲折,表达了一个青春少女幽闭在深宫中身心所受的折磨,她渴望回到父兄身边,亲自侍奉亲长,像韩伯瑜彩衣娱亲一样以尽孝道。但是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一进侯门深似海,更不用说是帝王之家了,眼睁睁的看着亲人暌隔,骨肉分离,就像参商两星一样永不相见,心有郁积无处诉说,只有仰望天上飘动的白云,寄托自己的情思。古人对待离别,大而言之,如屈原流放而作《离骚》;小而言之,若情侣分离,一日不见如同三月。何况自己是骨肉亲情永不能相见,其痛可知。文章从涕泪“自零”到“沾巾”再到“泣血”,层层递进,达到高潮。情溢于纸,读来莫不令人一洒同情之泪。

最后一段结语,总括全赋主旨。再一次表达了对骨肉至亲“梦想魂归”的深情同时连用“号咷”、“泣涟洏”、“涕泪增零”,更增加了极端悲怆的气氛。

这篇小赋虽名“离思之文”,但却属宫怨一体。宫怨主题自班婕妤的《团扇歌》开始,历来多抒写失宠被弃,怨君王喜新厌旧。左芬的《离思赋》却另辟蹊径,偏重写自己失去自由,骨肉分离之悲,揭示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渴望自由的心灵,因此有着更为深广的内容。它也不同于许多虚拟悬想之作(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而是亲身遭遇的实录,因而情辞真切,于宫怨体中实不可多得。

《离思赋》是一篇韵文,在用韵上也很有特色。赋的主体部分多用仄声韵,有力地烘托了悲痛欲绝的感情;结尾部分三句一韵(辞、思、洏、诗);而每一韵之中又各具押韵(“亲”、“人”,“悲”、“归”,“咷”、“聊”,“情”、“零”),韵中有韵,匠心独具,足见一代才女左芬的才思。

附录:《离思赋》 魏晋:左芬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啕,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白话译文】:

我生在微贱的穷家啊,不熟悉公文的程式。没有见过先贤的图像啊,没有听过他们的训示。我既愚昧丑陋又少知识啊,不应该厕身到皇帝的宫室。这里不是平凡之辈所处的地方啊,我经常感到不安而忧虑。思慕亲人心怀忧伤啊,又加上其它万种愁思总是循环不已。我伤感沉积的深深的忧愁啊,独自闷结在心中不能向人倾吐。心烦意乱无法排遣啊,纠缠着的思绪越发增添对亲人的思慕。长夜反来复去不能入睡啊,精神恍恍惚惚直到天明。
飒飒的风声四面劲起啊,皑皑的白霜已经落满了前庭。太阳昏暗失去光辉啊,天气凛烈而又凄清。心怀忧愁多感慨啊,痛苦得泪水自行流个不停。
古代老莱子七十岁还扮成顽童啊,常穿五彩衣服讨得父母欢喜。痛惜今天我同亲人阻隔啊,长期像参、辰二星不得相见那样与家庭分离。并非是相距得多么遥远啊,实际上不过是近在咫尺。
宫中的禁令是何等的严厉啊,想回去看一看都找不到一个原因。我仰望着行云抽抽噎噎地哭啊,泪水直流得沾湿了衣襟。遥想楚国大夫屈原的哀痛啊,也是哀痛在离别。那种描写有关城闽的诗句啊,也是把分别一天比成一个月。何况我是骨肉情深难割舍啊,却在漫长时间里双方交往断绝!我久久地怀抱着深沉的哀感啊,抬头看看苍天把眼泪哭得变成了血。
总而言之:至亲骨肉,化成外人,长期各在一方啊。凄惨悲痛,梦想魂归,得见慈父兄长啊。惊醒以后,号眺大哭,心里没着没落,泪水不停地流淌啊。手拿毛笔,抒写情怀,眼泪越流越多,满腔思慕都倾注在这个篇章啊。

【注释】
1、“生蓬户”句:出生在偏僻简陋的蓬户之家。言出身卑微。2、“不闲习”句:不熟习诗书古籍。闲同“娴”。3、典谟:《尚书》中的《尧典》和《大禹谟》篇,这里指古圣贤的训诫。4、“谬忝”句:很惭愧置身于帝王宫中。5、怵惕:惊惧,提心吊胆。忉怛:忧伤,悲痛。7、惨愦:心情烦乱。8、耿耿:心中不安貌。9、憧憧:摇曳不定貌。10、骚骚:风紧吹貌。11、浏栗:忧伤,悲怆。12、伯瑜:即韩伯瑜,汉时人,性至孝
。传说他年七十着彩衣以娱亲。13、奄:同“淹”,久。参辰:二星名,即参商。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各不相见。这里比喻与父兄隔离,不得相见。14、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5、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遭谗去职,放逐后眷念楚国,作《离骚》,倾诉他离别的忧伤。16、“彼城阙”二句:《诗经·郑风·子矜》:“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言思念至深,相隔未久而觉久。17、相于:相亲近,相友好。18、缅邈:相隔遥远。19、乱:辞赋中最后总结全篇要旨的一段。20、涟洏:流泪貌。

【作者简介】

左棻(fēn)(253?~300)【《晋书》作左芬】字兰芝,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时女文学家、诗人。父左雍,官殿中侍御史。兄左思,当时著名文人。

左棻少即好学,工于诗文。晋武帝闻其名,于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召入宫中,初拜修仪,后封贵嫔。因姿容丑陋,不得宠爱,但却以才德受到礼重。视左棻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左棻体弱多病,却身居陋室。司马炎每次漫游到其近处,必去她的住处谈论文墨。凡遇外地进贡,常请她赋颂。凡是皇家需要用文字记录的婚丧嫁娶,也要她写诔作赋。传诵至今,仍脍炙人口。左棻在宫中整整度过了28年。其凄凉、悲哀、孤独、绝望的心情,常使后人顿然泪下。
左棻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赋,据传,有文集四卷,惜已散失。今存赋五篇,诔、颂各二篇,赞十三篇,古诗二首,大都是应诏颂人咏物的作品。
左棻自幼丧母,与父亲、哥哥相依为命,以至成长。后来被迫入宫,永别了亲人、失去了自由、绝缘情好欢娱。满腔悲愤抑郁之情,使她凝注而成“愁思之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