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思奇巧,驰骋想象——郭璞《游仙诗·其三》赏析

(2016-11-15 18:06:56)
标签:

东晋

郭璞

隐士

游仙

杂谈

郭璞的《游仙诗》共有十四首,这是其中之三。这首诗通过描写隐士的栖息山林,与仙为伍,表达了对追逐名利之徒的蔑视和对清净自在生活的企慕。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翡翠:指翡翠鸟。这两句是说,小小的翡翠鸟在兰花茎上嬉戏,其颜色与姿态明艳绚丽,惹人喜爱。

“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这两句是说,绿色的藤蔓爬满了林中高大的松柏,郁郁葱葱,像是整个山冈蒙上了一层青翠。

本诗的前四句为写景,如果说前两句竭力勾画出一幅明快鲜丽的画面过于小巧玲珑的话,那么下面“绿萝”两句则气势较阔大,一幅苍翠欲滴,生机勃勃的巨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四句不仅是山林景物的真实写照,而且通过珍禽、芳草的交相辉映,绿萝青松的互相攀附,象征着高士栖山林与天地同存,与自然冥契的意蕴。

“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蘂挹飞泉。”冥寂士:指遁迹山林,离群索居的人们。他们的心境淡泊,超脱于尘世的名利之争,所以称之为“冥寂”。这四句是说,山林中有淡泊名利的隐士,他们在山中或长啸,或抚琴;或放情山水,游心天外;他们饿了而采食花蕊,渴了斟饮山泉。

这四句由景而写到景中之人他们在寂静幽深的山林中逍遥自在,岂不同神仙无异了。

“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赤松:赤松子。据《神仙传》说,赤松子是神农氏时的雨师,服食水玉,能入火不烧,常出入昆仑山西王母的石室,驾着飞鸿乘着瑞云来往上下。浮丘: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他曾接王子乔上嵩山学仙。洪崖:洪崖先生,姓张,据说在上古尧时代他已有三千岁。这四句是说,赤松子在前面,驾着飞鸿乘着瑞云;左手牵引着浮丘公的衣袖,右手拍着洪崖先生的肩膀。

诗人认为那些隐居的高士能与赤松子、浮丘公、洪崖先生等仙人为伍,出入仙乡,神游四海。这里与众仙一起乘云驾鹤,挹(引,牵引)袖拍肩,紧扣了游仙的题目。

“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这两句是说,那些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之辈,岂能明白龟鹤之寿吗?

陈绎曾说:“郭璞构思险怪而造语精圆,三谢皆出于此,杜、李精奇处皆出于此,本自淮南小山。”(《诗谱》)以构思的诡异奇巧和遣词精到圆熟为郭诗的特点是十分恰当的。如此诗中的运思就很奇巧。开头四句写景,竭力营造出一片幽寂而又明丽的景象,契合全诗的浪漫基调,中间写隐遁之士的种种活动,将其自在放情的生活刻画殆尽。最后感叹尘世间凡夫俗子不知隐者之乐。全诗一气流走,驰骋想象。此诗写景状物语言锤炼精密,色泽鲜浓也明显可见。又如:挹袖、拍肩本为常语,然而与仙人相联则有无限趣味,可谓化腐朽为神奇,这种构思造语的作风对后世的诗歌影响很大。如稍后的谢灵运、谢眺及唐代的一些大诗人从《游仙诗》的表现方法上吸取养料,从而丰富了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

附录:《游仙诗·其三》魏晋:郭璞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绿萝高林,蒙笼盖一山。
  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
  放情陵霄外,嚼蘂挹飞泉
  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