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字一泪——《晋献公杀世子申生》赏析

(2015-12-21 18:23:54)
标签:

古文观止

申生

重耳

晋献公

杂谈

本文选自《礼记.檀弓上》,文题为原编者所加。《礼记》又称《小戴礼记》,西汉理学家戴圣编定。《礼记》是一部儒学杂编,包含丰富的儒家思想史料,是了解和研究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晋国国君晋献公将要杀他的长子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公子重耳劝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君父说明呢?”
太子说:“不行。。君父要有骊姬才能舒心、安适,我要是揭露骊姬的阴谋那就伤了君父的心。”
重耳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逃离晋国呢?”
太子说:“不行。君父说我要杀君,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国家?我逃到什么地方去呢?”
于是太子派人去辞别他的师父孤突说:“申生我有罪,没有听从你的话,以至于难逃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尽管这样,我的君父年纪大了,他和骊姬生的儿子尚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又不肯出山谋划国事,如果你能出山帮助我父亲的话,我死了也感受您的恩惠。”
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从容就死。大家都认为他是孝顺的人,无愧于“恭世子”这个谥号。
晋国国君晋献公,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是晋献公的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外出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先上去,献公要品尝,骊姬从旁阻止说:“祭肉来的地方比较远,先试一下,再吃。”用来祭地,土突起,用来给狗吃,狗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太子自缢。
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文章头一句就营造一种恐怖、紧张而又充满悬念的气氛。太子为国之本,况且太子申生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但大家最关心的是太子申生的态度。申生的态度出奇地冷静,坦然面对,他对弟弟重耳的劝告,没有采纳,一不去辩白,因为他怕伤父亲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影响父亲在诸侯中的声誉。在生死面前,他没有考虑自己,而是考虑的是希望他死后贤士大夫能够帮助君父治国安邦,他考虑的是晋国的未来,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心,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怀,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似乎有些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是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
第一、申生是处在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中,传统的宗法思想观念不能不对他有所约束。
第二、认为他没有申辩,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申辩是一个人的本能,他不会没有申辩,他应该申辩他没有下过毒,也应该回顾了事情的整个过程,但是君父没有相信他的申辩。当然他也没有揭露骊姬的阴谋,因为骊姬正得到献公的宠幸,而且他有拿不出过硬的证据证实骊姬参与这件事。这个时候把矛头直指骊姬不但得不到君父的同情,而且只会加剧他和君父之间的矛盾。
第三、他的身份特殊,不能够向他的两个弟弟那样一走了之,要知道他已经被立为太子好几个年头了,也曾多次率领军对南征北讨,可以说在他周围聚集着不少朝廷重臣,不少文武大臣都和他有着交集,他如果冒然出走,必然会影响到朝中一大批文武官员的命运,到时候株连的朝臣会更多。而他采取以死明志,安排好后事的做法,表示自己的拳拳忠孝之心,以唤起昏聩的父亲的觉醒,实在也是为家国和社稷考虑。
第四、在封建专制集权的社会,一个人的生命并不仅仅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被绑在这个人的生命战车上的还有他的整个家族,他们互为人质,如果采取激烈的反抗手段,他的家族都会受到株连。因此,舍小我,为大我,不致连累整个家族有时也是无奈的选择。当然,太子申生的地位特殊,但不能不说他的老婆孩子朋友仍属于很容易受牵连敏感人群。所以后来即使他死了,他的弟弟重耳、夷吾还是受到牵连逃走了。
第五、在太子申生的周边,可能也有眼线,这眼线可能是他君父的,也可能是骊姬的,所以他必须谨慎从事。
总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之所以成为可能,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愚忠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是由一整套制度,得以贯彻、维护的,因此在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中,我们经常看到“诛九族”、“夷三族”这样一些血淋淋的史实,在整个家族得以绑架的情况下。不死,后果又将如何,你看着办吧!
在专制体制下,有一句话:“伴君如伴虎。”正说明仕途那是高风险的职业,即使是贵为太子,尚且不能避祸。还是那一句话,民主、法制体制相比之下比较优越。即使下台了,只要在宪法的范围内,他的言论和行动都会受到保护的,没有处心积虑的杀戮,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法律不允许你侵害别人的权利;同时,法律也不允许别人侵害你个人的权利,这就是民主的好处,大家都有免除恐惧的自由。
 
 附录:《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选自《礼记.檀弓上》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译文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伯氏”二句: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赐:恩惠。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