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北京,来自陕西延安的崔迎载着丈夫张永红和孩子到超市门前卖剪纸画。她的丈夫和孩子均患“成骨不全症”,一家三口今年5月赶路五天五夜来京求医。剪纸是崔迎的手艺活儿,也是全家的生活来源,一张剪纸10元到100元不等,但有时却一张都卖不出去。(法制晚报林晖/摄)

9月15日,长沙,凌晨5点,5岁的小毛坨躺在一辆三轮车里睡觉,做环卫工人的妈妈正在不远处扫地。与毛坨一样,每年中国有1200万儿童随父母一同进城务工。(潇湘晨报杨抒怀/摄)

9月22日,河南吉庄村,杨云华用洗衣机排水管和自行车组装了一台“呼吸机”,为身患重病的女儿维持生命。中国已经在农村广泛推广合作医疗保险,但并不能覆盖呼吸机的治疗费用。无奈的杨云华全家于是决定自己想办法为女儿治疗。

10月1日,安徽合肥,几名农民工在简陋的集体宿舍中收看国庆阅兵仪式的直播。他们不停地调整电视天线,以减少屏幕上的雪花点,分享这个国家那天最盛大的辉煌。

10月26日凌晨5点半,长沙湘雅医院,31岁的杨燕通宵排队挂号,在医院开门的拥挤中被挤倒在地,很多人从她身上踩过,导致肩膀骨折。看病难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新的医改方案已经出台,医疗难题等待破局。(潇湘晨报杨抒怀/摄)

11月2日,广州,16名工人爬上海珠桥,为讨回工钱。地处市中心修建于1929年的海珠大桥频频成为工人跳桥讨薪的“最佳”地点,当地交通因此屡受影响,居民抱怨颇多。(广州日报曹景荣/摄)

11月7日凌晨,湖南长沙,省儿童医院甲流抢救病房,病人早已进入梦乡,护士叶辉靠在病房外打盹,“我怕他一不小心把呼吸器上的管子拔掉,得通宵守着他”。在甲流肆虐的今年,不断激增的今年,不断激增的病例给救治一线的众多医护人员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风险。(潇湘晨报杨抒怀/摄)

11月9日,长春市再次迎来降温天气,长新街的百余拆迁户为了能挑选到较好的安置房户型,全家在寒风中轮班排队。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5岁。他们在坚持了两天一夜后终于如愿以偿。(新文化报张鹏飞/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