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徒行传二十七章

(2011-08-11 22:51:30)
标签:

保罗

罗马

亚里达古

路加

亚力山大

基督的爱

丰盛的荣耀

教育

分类: 查经分享

http://s6/middle/5d2147f8x784ec3e62615&690


查经分享

《使徒行传》第二十七章

[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章主题:航行和遇险这是一段保罗被解赴罗马途中遇到风暴的经历。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后面的地图——最后一页“保罗到罗马的旅程”,可以看到保罗他们遇到风暴,就是从佳澳想往非尼基过冬的途中,结果被风一直吹到高大这个小岛的背风岸,又被风浪逼着在地中海上任意飘来飘去,近半个月的时间,最后终于登上马耳他岛得救。

    路加相当详尽地描述他们的航程以及从海中逃生的经过。特别讲到保罗的三次劝告:1、预告风险,劝众人暂缓航行。2、在危难中安抚他们。3、为了使众人都得保性命,劝他们吃饭。在整个章节里我们看到:在风浪和危险中,神掌管并保护保罗,神的恩典也庇临到随船的众人,保罗也尽心劝慰众人,并使船上的276人全都得以逃生。

本章的核心真理是

   1无论怎样的处境中,神都与属祂的人同在,显明祂的能力和恩典。

   2信心的根基是相信神和神的应许。

    上一章讲到亚基帕王表态:若保罗他们不再上告凯撒,就可以释放了。我们知道在23章11节主曾对保罗说过:“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另外,在徒25:9-13节记载:非斯都曾要讨犹太人的喜欢,问保罗是否愿意上耶路撒冷去,在那里听他审断,但保罗认为凯撒的堂前才是他应当受审的地方,并表示要上告于凯撒。因此,当时非斯都和议会商量了,就说:“你既上告于凯撒,可以往凯撒那里去。”而亚基帕王是过了些日子,才到凯撒利亚,问非斯都安。可见,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申辩后,并没有撒消他在之前要上告凯撒的要求,而巡抚非斯都也就按照规定让保罗他们由御营的百夫长犹流带往意大利去。

   第一节“非斯都既然定规了,叫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这里的 ‘我们’已包括作者路加。在此之前,最后一次出现‘我们’是在廿一章十八节,这次航程路加都记载得非常详细(包括许多地名和港口等地理位置),这些地名也成为圣经历史和考古的资料。

   第二节“有一只亚大米田的船,要沿着亚西亚一带地方的海边走,我们就上了那船开行,有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我们同去。”当时“亚大米田”是位于小亚西亚西岸上端的一个海港,离特罗亚不远,这艘船要在亚西亚一带挨次停靠。这里路加特别记载了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 ‘亚里达古’和他们同去。

   我们也回顾一下这个“亚里达古”是谁?

   徒十九29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这里记载:他曾在以弗所与保罗同行,与马其顿人该犹一同被暴民捉拿,险些送命。

   徒廿4记载:同保罗一起去亚西亚去的人中有这个“亚里达古”。之后,又陪伴保罗赴罗马,一直不离开他,与保罗同工,也与保罗一同坐监

  24记载:“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

   西四10记载:“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

    保罗这样评价“亚里达古”的:西四11记载:在奉割礼的人中,“亚里达古”和马可、犹士都这三人都是为神的国与他一同做工的,也是叫他心里得安慰的。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保罗说在“奉割礼的人中”,也就是说:与他同工的人中有奉割礼的只有这三人是与他同心为神的国做工的。

    我们知道路加是外邦人,没有奉割礼的;他也是一直陪伴在保罗身边,与他同工,一直到最后,保罗殉道之前,只有路加仍在他身旁。提后四11节记载:“独有路加在我这里”

    路加特别提到‘亚里达古’这个人,也让我们看到:他们这一路陪伴被囚的保罗,沿途照顾他,这也是在基督里彼此关照、彼此相爱的表现,并且他们也都是与保罗同工,为神的国,一同受苦。这种如亲情一般,甚至超越亲情的爱和忠诚,是在基督里的,是蒙主记念的。

    约壹4:19-21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

    同样,今天我们作为基督徒,同为神的儿女,我们在基督里的彼此相爱是神的命令,有永恒意义和价值的,也是蒙主喜悦的。

    第三节讲到: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我们知道:一般船到港口,通常囚犯是要留在船上受监管的,但犹流宽待保罗,准许保罗上岸与朋友会面,这是特别的优遇。一方面可能由于保罗是未被定罪的罗马公民,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为人得到百夫长的宽待。

    第四节开始我们看到:当他们继续开船时,就出现了‘风不顺’的情况,也就是:吹逆风,影响船只的顺利前行。这个‘背风岸’就是指可以挡住风向的沿岸山崖,使船受风向的影响可以小一些。‘吕家的每拉’是当时亚西亚省正南方的一个小省份,是海上交通的一个重要中心,是埃及供应罗马的粮船必经之一个主要港口。所以,在第6节我们看到:他们在每拉那里遇见有一只亚历山大的船要往意大利去。

    同样,‘亚力山大’也是埃及最主要的港口;据说当时埃及是罗马帝国的大粮仓,所以经常有粮船从亚力山大开到罗马。并且在这两地之间运送麦子的粮船,多属于为政府服务的船。所以,百夫长也很放心地让保罗他们都上这船。

    在第七节里我们看到:因为被风拦阻,这船开得非常慢。这里一连记载了好几个地名:革尼土、克里特背风岸、撒摩尼、佳澳、拉西亚城。佳澳是位于革哩底的南岸中部的小海湾,船只不宜在此停泊过冬,所以,当时众人想从佳澳往非尼基过冬。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对地理上的位置再作细说,若对这些地名及港口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可以过后自行再查相关资料。

   从第九节开始,我们看到保罗的第一次劝告:

    27:9-10:“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

    这里讲到的‘禁食的节期’是指赎罪日。按犹太历是七月初十(利十六29-31廿三27),约为阳历九月下旬或十月初。当时一般认为在地中海航行的安全期是在阳历九月中旬以前,因为从九月中旬起地中海的风浪逐渐增大,因此危险较大,而到了十一月中旬后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中旬,整个冬季公海上的航行是完全停顿的。

    保罗在本节所说的话,除了根据他在地中海有多次旅行的经验之外,我们更相信还有神的灵在他心中的感动和引领,因为他所预言的情况,真的出现了。但是,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而不相信保罗的话。百夫长是当时在船上的最高级官员,他的意见是起决断的作用,并且当时船上的人多半也支持开船离开这地方。因此,保罗第一次的劝说,没有被他们接受,因为他们还不相信保罗和保罗所侍奉的神。

    在第13节这样描述:“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克里特行去”。我们看到:有时只看环境而行事的人,往往是先得意,后来转为失意。而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我们需要相信神的信实和神的能力,多过相信眼见的环境。

    记得在路加福音8:22-25节里,曾记载了一次主耶稣和门徒在船上的经历,我们也看到:当时的环境的确很恶劣,“湖上忽然起了暴风,船即将满了水,情况很危险。而主耶稣还在睡觉,门徒来叫醒他,说:夫子,我们丧命啦!”当耶稣醒来,斥责那狂风大浪,风浪就止住,平静了。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他们又惧怕又希奇,彼此说:“这到底是谁?他吩咐风和水,连风和水也听从他了。”可见,门徒当时还没有完全认识主耶稣是谁?只把主耶稣当作老师(夫子)。

    同样地,作为基督徒,有时我们也会处在一些困难的环境中,似乎令人灰心或丧胆,然而我们需要坚心依靠主,当我们软弱时,我们也需要省察我们信心的根基在哪里?我们所认识的这一位神是怎样的神?我们所信靠主是怎样的主?岂不是创天造地的神吗?岂不是掌管万有的主吗?如果我们相信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中,连头发神都数算过,并且祂爱我们,在我们还作罪人时,就为我们舍命,流出宝血救赎我们,祂是永活全能的主,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安心地将自己和一切交托给主,并委身和顺服于祂吗?

    我们一起读这段经文:(希伯来书11:1节)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6节: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哥林多后书5:7节: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所以,我们基督徒的信心是来自对神的认识和相信,相信祂的应许和能力,而不是被眼见的环境所吓倒。不过,我们的信心也不是一天就长大的,而是在认识神和经历神的过程中长大,从小信到坚信,这也是主耶稣的门徒们所经历的,都是神要在我们生命中透过环境来锻炼我们,使我们更真实地经历到祂是又真又活的神,是我们可以放心依靠和跟随的主。

    接下来从第14节到20节,我们看到台风的袭击和造成的后果: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只好任风刮去。原本系在船尾,作为大船泊岸时的工具,出海时备用的救生小船,也被风吹得收不住,直到在名为“高大”的小岛那里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小船拉住绑在船底;又怕搁浅,就落篷任船随风而飘。18节讲到:船被风浪逼得甚急,为了减轻船的重量,使船身上升,减少进水的程度,众人就把货物和船上的器具都抛入海中,20节说到: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我们知道:‘太阳和星辰’是当时航海者用以计算船所在方位的惟一方法,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根本无法测知船的方位和航程,另外,又有狂风大浪催逼。因此,对这些在船上的人而言,他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在这里我们看到:因着这个狂风的袭击,实际所发生的一切正如保罗当初(在第10节)所预言的一样,“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可想而知,当时船上的人们都是何等绝望的心境,连饭也吃不下。

    接下来我们看到保罗第二次劝说:21-26节(经文略)在这里我们看到:

    一、保罗向神的心是如何的?

    1、他是坚心依靠主的。所以,他与众人虽然一样面临危险,但可以借着祷告寻找神的帮助和搭救,这种祈求就是表达他信靠主的心(虽然经文没有明确说到保罗祷告的事,但从神的使者所说的话中可以推断出来,保罗是有祷告的)。

    2、他是先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从神的使者所说的话也可以看到:保罗担心的是无法到罗马为主作见证。

    3、他随处见证神的恩慈和信实。在保罗这次劝说中,他清楚地告诉众人:他所属、所事奉的神是信实的,因为神怎样说,事情就必怎样成就,而众人可以放心的原因是神已应许保守他们的性命。

    二、保罗向人的心是如何的?

    1、他怜悯众人,为他们向神祈求。所以,神的使者说:“并且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

    2、他安慰众人,劝他们也要信靠神。首先,保罗提醒他们本该听他第一次的劝说,不离开革哩底,就可以免这样的伤损破坏;其次,保罗劝他们放心,现在他们的性命不会失丧,因为神的使者已向他显明神的应许。最后,保罗再次强调他所属、所事奉的神是信实的: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

    这里给我们一些提醒:

    ()我们也是属于神的子民,既是属于祂的,祂必保守我们,在一切的环境中,我们也都应当放心把自己交托给神。

    () 神因保罗的缘故而保守与他同船的人;我们基督徒同样也可以,也应当成为别人蒙福的管道。

    () 在神为我们安排的各样环境中,我们都可以为主作见证。

    (四)保罗的信心建基在神的应许上。因为对神的认识、信靠和委身,保罗说:“我所属、所事奉的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

我们一起读三段经文:

    赛55:8-11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它去成就(或作“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

    路1:37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路4:4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所以神应许的必然成就。我们常常说:神的话语是我们基督徒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的确是如此,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神也常借着祂的话来安慰我们、鼓励我们、劝诫我们、光照我们的心,使我们属灵的生命和信心不断长大。所以,灵修(祷告和读圣经或一些日用灵修小册)是我们每天必须的一个与神亲近、交通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分别为圣一个时间来灵修,带着渴慕和寻求的心,就会慢慢地经历到神借着祂的话向我们的心说话。

    我讲一个见证:有一位姐妹有一天晚上与他丈夫吵架,其实也是家里的一些小事因为意见不同而引起,后来因为口角,怒气发动,那晚他丈夫甚至拿出菜刀威吓她,说要杀她,她也非常伤心,哭了一晚,心里也很害怕,也里想说要不要离婚,不然,她丈夫哪一天把她杀了怎么办?第二天,刚好是三月二日,她就读平常读的灵修书籍《日用的饮食》,一翻开三月二日那一页,她就感动得流泪,因为那句话就印在她的眼帘上:三月二日我必拯救你
    上面写着经文:“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利米39:17-18)。她跟我分享的时候,我也很感动,真的,我们的神是鉴察一切的主,祂知道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愿意搭救和扶持我们的。

    在26节我们看到:保罗又提前预告众人,船要撞在一个岛上。众人听了保罗的第二次劝说,好像没反应,既不反对,也不表态,我想,至少他们听了保罗的话,绝望的心也得了一些安慰。27节:到了第十四天夜间(这个‘第十四天’大概是指离开佳澳算起),船在亚底亚海飘来飘去。约到半夜,水手以为渐近旱地,就探深浅,当他们发现越往前行,好像越浅,从十二丈变成九丈深,他们就怕触礁,就从船尾抛下四个锚,并且这些水手就想假借抛锚,要乘小船先逃走。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水手可能认为大船迟早要撞毁沉没,不如先乘坐小船逃走,这样他们生存的机会较大。水手贪生怕死,只顾自己;但保罗却是以众人的性命为念。保罗敏锐地发现了这些水手企图逃走的行为,就对百夫长和兵丁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这话是真的,不是保罗吓唬他们的,因为起初神的使者显现时说:“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也就是说:全船上的人,都可以因保罗得以安全。如果这些水手自行逃走,可能得罪神,反而不能得生,并且船上人的安危也可能受到牵连。因此,保罗对百夫长和兵丁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兵丁相信保罗的话,果断地砍断小船的绳子,由船飘去,百夫长也默许同意。

    在第33-34节里,我们看到保罗的第三次的劝说:

    众人不吃东西已经十四天了,这一次保罗劝说他们要吃饭,并说“这是关乎你们救命的事”,吃饭才能维持正常的气力,来应付所面临的险恶环境,在40-44节我们会看到:他们需要游泳、凫(浮)水登岸。所以,吃饭与救命密切相关。保罗又再次安慰他们:“你们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于损坏”,然后他自己先作榜样,就拿着饼,在众人面前祝谢了神,擘开吃。

    我们看到:保罗的信心和爱心都是有根有基建扎在基督里,他并没有因为前二次的劝说,众人不听从,或者不表态,而灰心失望,而是依然怜悯他们,劝慰众人,并以身作则,在众人面前向神祝谢,作榜样先吃饭。

    这一次我们看到:众人都相信保罗的话,也相信保罗所事奉的神可以救他们。他们都放下心,也就吃了。路加描述到:当时在船上的共有276人。可见,表达信心的行为可以感染他人,美好的见证也可以彰显神的荣耀和恩慈。在38节里讲到:“他们吃饱了,就把船上的麦子抛在海里,为要叫船轻一点。”可见,众人已经信服保罗所说的话,并以行动来表明他们的信心。

    第39节开始讲到他们最后如何安全上岸。天亮后,他们见一个海湾,有岸可登,就开始做登岸的准备:弃锚、松舵、拉篷,顺着风向岸行去。在这里我们也看到:风向已经顺了,但船遇到两水夹流,就搁浅了,船尾被浪的猛力冲坏。果然这船正如保罗所预告的:损坏并且不能再用啦。(22节)“惟独失丧这船”。

    由于罗马的法律规定,若有囚犯脱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罚。所以,兵丁的意思要把囚犯杀了,恐怕有凫水脱逃的。但百夫长要救保罗,不准他们任意而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百夫长作为这个船上最高级别的官员,竟然从前面(11节)不信从保罗所说的,到(31节)听了保罗的话,默许;再到现在(43节)要救保罗,而不许自己的手下任意而行。可见,百夫长的态度已发生极大的改变,他已深信保罗的话,并且深知保罗存在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救保罗。就这样,最后这全船的人都安全上岸。

    透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也看到:我们是有福的人,因为无论在何等的境遇中,甚至在看似得救的指望都断绝的处境下,神依然保守那属于祂的子民。我们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建基在认识神、信靠神以及祂的话语和应许上的。就像保罗所表达的:“我所属的、所事奉的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真正的信心,一定是包含有理性上的认识、情感上的降服和意志上的委身。当然,信心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所以,越认识上帝,信心就越加得以坚定;信心更坚固,就越能明白并顺服上帝的真道,成为蒙上帝喜悦的儿女。

我们再同读几处经文:

    耶29:11-13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诗91:14-16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

    林后3:4-5我们因基督,所以在 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 神。

    弗3:14-18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从他得名。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 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但愿他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阿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