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融危机恩道尔 |
分类: 金融 |
美国世纪的衰退
现在是2008年,已经过去了77年,一位德国财长站在联邦议院前宣告“美国世纪”的终结。今天,德国政府宣布鼓励德累斯顿银行同德国商业银行合并。现在,曾在合并浪潮中兼并了纽约银行家托拉斯的德意志银行看起来要比华尔街的那些投资银行对手要牢靠得多。一些已有超过150年历史的银行,比如声名显赫的雷曼兄弟,在几天之内就灰飞烟灭。现在,美国的金融霸权当着我们面开始衰落。
2008年3月,华尔街有五大投资银行,这些银行为资产抵押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等事宜背书。他们不是像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这样的储蓄银行,他们闻名遐迩是因为他们是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
在大萧条时,根据美国国会的一项法案——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与背书和股票与债券的买卖业务被分开了,后者被称为投资银行业务。这项法案通过时,美国的银行体系正在1929年华尔街股市泡沫大爆发之后的分崩离析当中。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美国国会一项极有先见之明的行动,它终结了纽约金融界在动荡的20年代中那些无法无天、大肆投机的行为。它成立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个人银行存款提供固定数额的担保,从而恢复了消费者的信心,结束了银行存款的恐慌性流失。
1999年11月,在花费数百万美元游说美国国会之后,纽约的银行和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取得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胜利。美国国会投票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克林顿总统自豪地与花旗集团主席韦尔一道签字撤销了这项法案。
提出撤销动议的是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参议院格拉姆,他是金融市场极端自由的积极鼓吹者,主张放开政府对金融的任何监管。美国的各大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个试图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87年,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提交了一份报告,主张保留《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而刚刚离开JP摩根来到美联储上任的新主席格林斯潘在对国会发表的头以及演讲中就提出要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该法案的撤销使得花旗银行(当时美国最大的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为资产抵押债券和债务抵押债券背书并从事交易,还能够设立所谓结构化的投资工具来买卖这些债券。简单地说,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撤销产生了一场证券化革命,格林斯潘公开对此表示赞扬,称其为“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今天正在挥霍着它的年轻时代。
证券化进程是现在金融海啸的核心所在,这场金融海啸正在摧毁美国的信用体系。花旗集团在1999年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前一年,花旗集团与旅行者保险公司合并,钻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中允许暂时免税的漏洞。格林斯潘则对这次合并给予了私人祝福。
格拉姆是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动议的支持者,这个动议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后来成为麦凯恩的首席经济顾问。格拉姆还成为了一家规模庞大的瑞士银行——瑞银集团投资银行的副主席,这家银行在现在的金融危机里闯的祸一点也不小。
2000年,格拉姆作为参议员,与其他四人一起支持通过《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动议的一个条款后来被安然公司利用,在能源市场上大肆投机,不受监管,这成为了安然丑闻的关键原因,安然公司因此倒闭,这个条款也从此被称作“安然漏洞”。我在5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允许投资银行高盛(它正好是现任美国财长保尔森的老东家)在今年夏天操纵油价达到每桶147美元,这绝对算得上是一笔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