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拓印长城---徐冰

(2016-07-21 20:25:34)
标签:

转载

分类: 游心
原文地址:拓印长城---徐冰作者:张法

张法

 

  要当伟大的艺术家,并不需要学院画室里苦学画艺,只要能在露天苦干粗活就行。徐冰从中国展览到美国的轰动一时巨作《鬼打墙--拓印长城》就是这样做出来的。他带着十几个哥们,300瓶墨汁, 1300张高丽纸和书画纸,跑到金山岭长城上,贴着墙,一片一片的拓印,在当地老乡眼中,就是在干“糊墙活”,人手不够,就地雇工,从1990517日开始,干活25天,共得拓片1000多平方米。用汽车拖回,一加工,伟大的艺术就产生了。

  一块砖一块砖的拓,一小时一小时地拓,你感到的是什么呢?眼前,是物象(砖)的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身体,是手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心中,是由物与手重复而必然要产生的无感觉的惯性和麻木。一天是这样,两天是这样,天天都是这样,这样下去,人感到的只能是“做”的无意义,徐冰说,他需要的,就是去体会这“做”的无意义和“感”的无意义。为此,他设计了专门的工作服装,干活过程中,又是录影,又是照相,又是记录。这些也都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他不但要感受这种无意义,而且要让这无意义留芳百世。

  你能理解他这种意义中的无意义和无意义中的意义吗?

  相同的砖的拓片,1000多平米,在室内高挂起来,铺展下来,重复的巨大和巨大的重复给人一种巨大的视觉效果与心理压力。

  这砖,不是一般的砖,是长城,中国文化的象征。重复的巨大和巨大的重复的效果,是长城的效果,进一步说,是中国文化的效果;观众对它的感受是对长城的感受,进一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感受。

  它无意义吗?它有意义吗?

  不管它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它曾经从中国展览到美国。获得了一次一次的惊叹和惊赞。剩下的事,大概应该留给美术史的学术侦探去干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