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床族:除了性还剩下什么

(2010-05-07 06:3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近日,“分床族”迅速蹿红网络,成为“80后”新晋“专有名词”。在“80后”的新婚姻关系里分床被赋予了维持家庭关系、增近爱情紧密度的新含义。来自重庆市妇联的数据显示,该市两成80后夫妻都是“分床族”。   (5月7日  重庆商报)

    看到“分床族”这三个字,我想起了前些年也“流行”过一段的“周末夫妻”——平素,夫妻各自住在父母家或者别处,到了周末才倦鸟归巢,享受婚姻之爱,床第之欢。这与 “分床族”颇有些异曲同工。

     在传统婚姻里,分床而居是夫妻冷战的最常用武器。而一些80后夫妻却将分床当成 “一种爱情的手段,一种生活的态”。传统与现代,分床的动因和作用如此迥异,确实让人有点始料未及。

窃以为,对“分床”如此褒奖,未必能反映出分床者的真实心态,两成的比率也说明分床并非80后新婚姻关系的主流。把分床提升到“增近爱情紧密度”的高度,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值得商榷:

      首先,距离产生的不全是美,还有隔膜。新婚洞房里,浪漫婚床承载的不仅有男欢女爱,还有思想的表达,情感的交融。有人说,淋漓尽致的性爱胜过千言万语,可以传递情感,代替交流。此话不无道理但有失偏颇。性就是性,是男女生理的必须,它承载不了增进爱情紧密度这样的重任。人之所以超越其它动物而成为人,除了直立行走这个外在特征,最主要是内在思想,而思想的具象就是交流。就像分床个例小朱那样,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早出晚归,夫妻之间几乎没时间交流。而入睡之前的枕边絮语,成了交流的黄金时段。做完爱就撤被称为青蛙式性爱,青蛙可以人却不行,因为青蛙的生活里没有柴米油盐,生活压力工作烦恼。而夫妻间的倾诉与倾听,是彼此减压的最好方式。

       其次,更多的分床行为其实是一种无奈。“不是他们不爱或爱得不够,只是在爱之外还有太多共同需要承担的责任”。两地分居的小朱一语道破心声。将“分床”当做流行的浪漫,其实是一种误读。我不否认个别“分床族”分出了距离,产生了美和新鲜感,但更多的分床是一种无奈。无房同居、两地分居的现实,让分床成为必须而不是自愿。不是为了产生距离才分床,而是距离逼着他们不得不分床。这样“被流行”的分床分不出浪漫,分出的是对境遇的无奈和自饮的辛酸。

      一项调查显示,闪婚者闪离的比例高达65%。也就是说,10对闪婚的情侣,近7对都可能要离婚。那么谁是闪婚的主流呢?重庆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去年的离婚率高达近30%,属80后“闪婚闪离”的就有5000对。思想不稳,激情有余,理性不足,成了闪结闪离的根本原因。

诚然,婚姻需要精神层面上的相知,而交流是精神相知的主渠道,普通朋友间眼神交会,也会生出浅浅一笑,但未必是心有灵犀,夫妻之间也一样。生活是很实际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过不了日子,分床的浪漫也替代不了婚姻的实质。

    浪漫诚可贵,生活更琐碎。不是情非得已,请勿盲目分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