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走鬼”们流动商贩城管苏泽群广州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在广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年终总结暨部署大会上,广州市城管委的计划今年要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合理设置一些过渡性临时早市、夜市、便民农贸经营场所、小型专业服务的摆卖摊区等,引导无证摊贩入场入市经营。计划遭到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泼冷水”,他说,像广州这种大都市,在市区里基本开辟不出地方让人乱摆卖,“开了乱摆卖又不交税、又不接受卫生管理,对正规业户造成不公平。”1月20日
因为有“走鬼”这个特殊的称谓,广州的游动商贩全国知名。可以说,全国没有哪个城市像广州一样为游动商贩所累。这里所说的“累”有政府对“走鬼”的管理之累,有居民、正规商户对“走鬼”的纷扰之累,有“走鬼”与城管的追逐之累。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当城管委提出“设置一些过渡性临时摆卖摊区”的计划时,作为常务副市长的苏泽群才毫不犹豫的端出了一盆冷水。
老实讲,我理解苏副市长用“不交税,不卫生,对正规商户不公平”,作为不支持城管委计划的忧虑之心,但是,正所谓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庞大的“走鬼”们的生活计,我总觉得作为常务副市长,苏泽群贸然抛出这样的论断,对城管委的建议一棍子打死,值得商榷。
不知道苏副市长注意到城管委的计划用词没有。这个计划突出了“有条件的区域”、“ 合理设置”以及“引导”这三个关键词,而不是只开市场,不再管理。当然,苏副市长在反对城管委的计划时,也开出了自己的“良方”:引导这些乱摆卖商贩到一些公开招租的市场、商场,实实在在地做生意、做经营。想法不能说不好,但是,我们看看都哪些人在当“走鬼”呢?很多人都是因为下岗、失业不得不加入“走鬼”的行列,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会愿意被城管像驱逐牲畜一样的追赶,还要忍受着市民的白眼甚至责骂!他们也想到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市场、商场做个合法的商户,可那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所以,我认为作为城市管理者,城管委尚且不怕增加管理工作难度,愿意为“走鬼”们开辟一片生存之土,而作为“走鬼”父母官的常务副市长,怎么就不能允许城管委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呢?!
其实,在这方面广州的一些街道有过成功的尝试。去年11月,天河区兴华街就搞了一个“走鬼转正”试点——在隧道两侧被划分近百个小格,“走鬼”到街道城管办登记,每月缴纳200元卫生费,就可以获得一个小格子进行摆卖。规定出台,小格子被一抢而空,“走鬼”们严守管理规则,绝不越界挡道,秩序井然。可惜的是,仅仅运行了很短一段时间,城管迫于附近居民、商户的压力,取消了这个试点。但这至少可以说明,只要管理到位、疏导有方,允许“走鬼”正常经营并不是死路一条。政府需要做是给“走鬼”指一条可以走的路,在市容整洁、“走鬼”生存和商户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源头上、制度上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堵”掉人家的饭碗。
结合天河区兴华街的试点经验,就笔者浅见,广州城管委提出的计划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不仅可以在广州试行,在全国也可以推广。能否麻烦请苏副市长先收起手中的这盆冷水,放下身段做足调研后再做定论呢!毕竟,碰到问题就绕着走,不是负责任的政府该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