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话实说》为什么停播?

(2009-09-23 15:57:58)
标签:

电视

实话实说

谈话节目

抖包袱

崔永元

娱乐

分类: 娱乐评论

央视新一轮转高清改版工作,终于开始“动刀”,届时作为央视“王牌频道”的一套整体节目编排将有较大的调整,《艺术人生》等六档央视的金牌栏目将聚集在一套,而《实话实说》在经历第一波改版打击,从央视新闻频道被“踢到”央视一套后,由于收视率不理想,如今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正式退出荧屏。9月26日晚17:23播出的将是其最后一期节目。

   这个于1996年推出的栏目,初衷是通过类似脱口秀的形式,通过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展开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的某一话题。经过叙述、讨论或辩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在经历了好评如潮、收视巅峰到差强人意的13个年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不知道《实话实说》节目组的人会不会感到意外,反正我是一点都不意外。自从崔永元离开这个节目,立起炉灶搞起《小崔说事》,这个节目就基本和死了没什么区别。撑到现在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就像一人不可能兴邦一样,也不能将《实话实说》从王牌品牌沦落为被弃节目的责任归过于某一个人。

至于《实话实说》下岗的原因,有人归结于收视率不理想。确实如此,《实话实说》在播出时间和主持人都发生变化后,却在风格上面变化一直不明显,从而让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但是《实话实说》的退出绝对不仅仅是收视率的问题,它作为社会生活访谈节目本身不够贴近百姓生活,没有抓住重点,这成为最致命的缺点。支撑谈话节目的首先是要有一个足够热点,能散发很多点的话题,话题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然后是主持人发挥脱口秀的功夫,抖包袱带动全场的热烈气氛。这也正是《实话实说》以前红火时一直沿用的套路。后来的很多话题都是大路货,有的比较生涩,有的比较沉闷,最主要的缺陷是和观众的生活结合不紧密。

其次,是主持人自身的缺陷,崔永元离开后,先是阿忆后是和晶,老实讲,他们俩都不是谈话节目的最合适人选。首先他们没有崔永元的机灵与幽默,崔永元很善于抖包袱,冷不丁的来一句就能让现场的气氛沸腾起来。身为教授的阿忆虽然底蕴深厚,但过于学究气,语境过正,无法调动现场氛围。而和晶积累又不够深厚,现场明显有一种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两个人如果中和一下,正好是一个崔永元。主持人驾驭不了现场,对于谈话节目无疑是致命的硬伤。  

  当然,《实话实说》的没落还和节目本身的局限性有关。名为实话实说,就可真说起来又有很多忌讳。崔永元曾经说过:“这个节目一定是要对得起‘实话实说’这四个字,但到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节目做不到这一点。”央视的特殊地位首先要求节目内容必须避开诸多的禁忌。但是,就像一颗树有些枝枝蔓蔓才能称之为树一样,如果把枝叶都砍光了,就剩下一个树干,那就不叫树了,叫电线杆子可能更合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