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齐哈尔“奖金门”事件说明了什么

(2009-06-10 15:23:02)
标签:

精神奖励

公仆

市委组织部

政府部门

领导干部

齐齐哈尔市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齐齐哈尔市前几天根据2008年市县级领导的叫做综合考核的评价结果,给了全市43个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5000块钱到10000万钱不等的奖励。消息一经报道,引起舆论的一阵哗然,一个正常的年度考核演变成了对公务员奖励争论的“奖金门”事件。这恐怕是齐齐哈尔市有关部门没有想到的。

 在激励机制已经渗透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的今天,对优秀的人给以物质奖励已司空见惯:奖励科技创新是尊重科学,奖励见义勇为是彰显正义……可是,这次齐齐哈尔市组织部门不仅对年度工作考核表现“优秀”的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纪检委等政府部门予以重奖,还没忘了自己也分一杯羹。真是开创中国奖励之新潮,让人大开眼界之后,又大跌眼镜。因为齐齐哈尔市的这次精心独具的创新激励方式,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让人心生疑窦:

其一、官员较好的履行了职责就该受奖吗?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是他们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作为高级公务员,更应该是人民的公仆,是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带领单位职工干出优异的成绩应该是分内之事。党和群众的信赖本身就是对领导干部的褒奖。工作合格只算是尽到了职责,干得优秀群众的口碑就是最大的奖赏,胜过金杯银杯。齐齐哈尔市对领导干部职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现金奖励,突破了正常履职行为的责任和义务的底线,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其二、泛滥的“优秀”有多大的激励作用?齐齐哈尔市这43个职能不同的部门最终获奖的缘由都是因为年度工作优秀。年度考核作为对公务员的一种激励和管理制度,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奖励,而是通过考核评比鞭策后进,对于先进者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可以作为以后职务晋升和工资晋级的资本。考核的优秀名额是有比率的,齐齐哈尔这次考评的优秀率几乎过半,这么多人都成了秀,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发福利。泛滥的“优秀”又能起到多大的激励作用呢。

其三、即当球员,又当裁判,这种考评权威何在?齐齐哈尔市这次考核是由市委组织部完成的。获奖名单中,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纪检委、市妇联、市财政局、等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悉数在列。作考核主体的市委组织部“内举不避亲”,给自己也发了一个奖,市财政局也拿自己管的钱奖励自己;对公务员进行监督的纪委监察局也拿了红包。评奖的和被评的,监督的和被监督的统统榜上有名,人手一份。这样的考核评奖简直是天方夜谭,滑天下之大稽。

其四、领导是人民公仆还是人民币的公仆?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领导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适当的予以奖励,难道一定要奖励现金吗?《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对公务员个人或集体的奖励,要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但要突出精神奖励。之所以要突出精神奖励,是因为它的意义正在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士气,具有楷模意义的作用。齐齐哈尔却把这种刺激的方式简单化为人民币,很难达到奖励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群众的服务员,老百姓的评价才能真正考量出领导干部工作的优劣。不让群众说话,政府部门自己评来评去,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只能算政府内部的一个自娱自乐游戏。这样评出的优秀,老百姓不会认可,也不稀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