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别墅,没有高尔夫,没有再出江湖的野心。三轮车上的卢武铉慈祥如邻家老头儿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后,许多民众在全国各地自设灵堂表示哀悼,为吊唁甚至不惜与警察发生冲突。有些人在灵堂前痛哭失声,最后昏倒。人们不禁要问,在任期间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都挺过来了。隐退年余,已过耳顺之年的卢武铉,缘何选择了跳崖极端而“壮烈”的方式了断呢?韩国大多数民众认为,卢武铉因为贿案受调查,政治色彩浓厚,这就是逼死卢武铉的原因。
与台湾民众对待同样深陷“腐败门”的陈水扁人人皆曰可杀的群情激奋不同,韩国民众对于自杀的卢武铉,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哀伤,很多人认为卢武铉是无辜的,是政府为了转移民众对经济不满的情绪,才调查卢武铉,逼死了他。都是卸任总统,都卷入了腐败丑闻,台湾民众和韩国民众对待二人态度悬殊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如果说遗书是一个赴死者留给世人最后可信的文本,也许从中可以寻绎出卢武铉奋身一跃前的内心挣扎。卢武铉在遗书里说:“给太多的人添了麻烦。因为我的原因,好些人受到了太大的痛苦。今后还会有数不清的痛苦。我的余生,只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身体不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看不了书,也写不了字。不要太悲伤,生与死,难道不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吗?不要觉得抱歉。也不要埋怨任何人。这都是命。火葬吧。就在家门口留一小小的石碑吧。这是我很久以来的想法。”
卢武铉还在遗书中写道:“本想退任后在乡村度过余生,没想到不能如愿,真是遗憾。虽然在金钱这方面,出现了很多批评我的声音,但我可以说是清清白白的。在遥远的未来,历史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从遗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卢武铉的厌世情绪,用“一了百了”这四个字或许可以概括卢武铉的求死心态。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清白的证明;这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勇敢的承担。
卢武铉1946年出生于庆尚南道金海市进永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自小家境贫寒,求学之路极为艰辛。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磨砺养成了卢武铉正直、诚实和自强自立的品格。读到初中三年级时,家中已经一贫如洗,再也无力供他升学了,卢武铉只得休学回家。为了获得奖学金以便继续升学,他报考了釜山商业高中,相当于中国的职业高中。釜山商业高中成了卢武铉的最后学历,也使他成了韩国历任总统中学历最低的一位。毕业后,卢武铉一边四处打工一边埋头自学,备战司法考试。经过十年艰辛自学,卢武铉终于在1975年通过了韩国第17届司法考试,1977年任大田市地方法院法官,并于1978年正式成为专业律师。1981年一桩为穷苦人辩护的案件使卢武铉一跃成为著名的“人权律师”。随后投身政治领域,2002年击败强劲对手当选韩国第16任总统。
从出身寒微的一介农民到自学成才的维权律师,最终登上权力顶峰,在靠资历与背景才能玩得转的韩国政界,卢武铉是一个可垂范草根的榜样。从草根当选到任遭弹劾,从卸任归隐再到跳崖自杀,卢武铉的总统之路创造了韩国历史的多项第一:韩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总统”,第一位在任期内遭受国会弹劾起诉的总统,第一个繁华落尽的“归乡总统,第一位因涉嫌受贿而自杀的总统。
在世界各国的元首中,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愿望比如连任,利用手中的权力更规改制的不乏其人,而且屡试不爽。更有甚至在有些国家,高官们退下来以后依然享受着和在职时同等的所有待遇。没有实职了,就到某个协会、学会搞个会长、名誉会长干干,依然可以呼风唤雨得实惠。就韩国而言,历任前总统中就没有谁愿意离开首都半步,他们都试图在适当时机继续操控政治。卢武铉彻底打破了这个传统。在卸任之初就已经为自己未来的赋闲生活作出了规划:退出政坛,返回故里,到老家农村当农民!卢武铉卸任后为什么要回老家当农民?原来,卢武铉本打算卸任后在首尔郊区租借一套房子,安度晚年。可没想到,堂堂一国总统,竟然不具备在首尔居住的资格。韩国法律规定,没有首尔户籍的公务员一律不得在首尔租买方屋,除非是获得“国家有功者”称号的人。这是韩国对公务员的一种廉洁自律规定。从地方上来的卢武铉,因为户籍仍在庆尚南道老家,所以在首尔没有一处私宅。卢武铉如果硬是要在卸任后定居在首尔,非常容易,利用职权修改规定就是了。但卢武铉觉得为自身利益这样做太过分,所以就放弃了在首尔郊区定居的打算。
回到家乡的卢武铉彻底回归了农民本色,和村民一起清理垃圾,干农活,不知情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个老头曾是叱诧风云的韩国总统。从青瓦府邸的九五之尊到偏村僻壤的自在农夫,这种天地之别,不是每一个经历了权利顶峰的人都能做到的。标题下的这幅发表于世界各地媒体上的照片上,那个戴一顶礼帽,骑着三轮载着外孙,悠然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卢武铉,慈祥如邻家可爱的老头儿,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放都感慨万千。
作为继全斗焕、卢泰愚之后,第三位受到检方调查的韩国前总统,相比于这两位“犯事”总统当时对司法的态度,卢武铉基本上是通力配合。当年全斗焕在法庭审判其间,不仅不低头认罪,而且态度极其恶劣。卢武铉案之所以进展比较快,从案发到检方拿出完整调查报告,半年还不到,距总统离任也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和卢武忏悔态度积极、认真不无关系。卢武铉调查初期已经闭口不言,随之主动认错。4月30日他启程到检察院接受问询前,低着头说:“无颜面对国民,让大家失望我感到很抱歉。”
有人说,卢武铉的悲剧源自他太过理想主义。这不仅反映在其政治理念和执政实践中,也在其性格上投下了影子,具体表现就是当其政策面临失败、政治主张受到现实嘲弄时,他会受制于某种挫败感,进而沉浸在虚无的心境中。“都是命”这三个字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很正常,出自曾贵为总统的卢武铉之口,可视为其不堪挫败,沉浸虚无的最好的佐证。再加上他性格倔犟,不喜欢忍耐,对于别人的批评,只要他认为是错的,就会立即反击,毫不留情。在任期间,政绩未充分得到国民认可,经济上的失误却被无限放大;卸任之后本想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牧歌生活,世事纷扰却也找上门来,难以如愿。在这种境遇中,以自杀证明自己,还原真我本色,是符合卢武铉宁折不弯的刚强性格的。诚如他遗书最后所言,在遥远的未来,历史会给这个慈祥本色的老人一个公正的评价。
死,也是一种战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