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祝故里之争:何处彩蝶舞蹁跹

(2009-05-19 00:33:57)
标签:

梁祝

故里

彩蝶

邮票

祝英台

汝南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河南往事”系列之六  

 豫鲁梁祝故里之争:何处彩蝶舞蹁跹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对于这首百听不厌又让人心碎的歌曲,伴着梁祝爱情传说,在中国可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有着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美誉的经典爱情故事更是为无数痴情男女广为推崇。以梁祝故事为素材的文艺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影响最广泛的当数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典《梁祝》,都应经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正因为梁祝故事在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梁祝故里到底在哪里之争才异常激烈,虽然至今仍是一个没有最终结论的公案。

 在旅游业日渐红火的今天,名冠名人故里,就意味着在争夺旅游资源上,又多了一个筹码。从16世纪开始,关于梁祝故里的争议就一直不断。在各地反映梁祝故事的戏曲和民间文艺作品中,梁祝的故乡一直没有得到确定。但是,各地都言之凿凿,声称自己是正宗嫡派。2003年10月,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民间传说系列邮票之三:《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1套5枚特种邮票。为了争得“梁祝邮票”的首发地,一些与“梁祝”沾亲带故的地方粉墨登场:河南驻马店,山东济宁,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江苏宜兴等地竞相申请“梁祝邮票“首发权”。从表面上看,各地抢的是“梁祝邮票”的首发权,实质上都“暗藏杀机”,想借“梁祝邮票”首发“干掉”对手。很显然,谁抢到了“梁祝邮票”的首发权,谁就在梁祝传说发源地之争中占了上风。国家邮政局无奈,只好端平一碗水,在上述的几个“梁祝故里”同时举行了《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首发式。在自以为是梁祝正根的这几个地方中,争得最凶的当数北边的山东济宁微山县和南边的河南驻马店汝南县。

汝南县古称“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梁祝故里遗址就在该县马乡镇,现已更名为梁祝镇。笔者去年还到过这里。遗址现有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梁祝同窗读书的红罗书院,祝英台被逼嫁的马庄,梁山伯、祝英台的坟墓等。在汝南,传说中的祝英台不姓“祝”,而是字音相近的“朱”。英台的家朱庄在马乡镇之南,马文才的家马庄在马乡镇之北。汝南的梁祝故事中没有“合葬化蝶”之说。汝南的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梁山伯的墓址在官道西侧,祝英台出嫁途中死祭山伯,其家人把她的坟墓选在官道东侧,两墓隔路相望。1997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采风”栏目以《千古绝唱出中原》为题,对梁祝故里在河南汝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这也成为汝南以梁祝故里自居的强有力的依据之一。2005年,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 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证明自己是梁祝的不二故里,汝南县还将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这是我国首个也将会是唯一一个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区。

对于汝南县如火如荼的梁祝故里造势,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却不以为然。2003年,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出土了“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梁祝文化研究知名专家在内的梁祝研究者见证了出土过程。这为多年来梁祝故乡的争论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碑文的记载,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崔文凯视察河道时路经此处,发现梁祝墓多年失修,于是决定重修,并认为重修梁祝墓“推之可以为忠,可以为孝,可以表俗”。碑文交待了梁祝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过程:济宁九曲村祝员外因无子外出读书,整日“嗟叹不已”,祝英台为解父忧,“冒为子弟”与邹邑西居(今微山县两城镇)梁山伯同窗学习。后山伯“疾终于家,祝英台悲伤而死”。两人合葬的原因是“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碑文记载的故事并没有化蝶等神话色彩和艺术加工。有关专家说,这块墓碑至少可以证明,在明代甚至明代以前,梁祝故事已经在微山县马坡乡一带广为流传。国内目前发现的梁祝墓多达10处,但济宁马坡明代梁祝墓记碑,是惟一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且内容比较详细的碑,也是立碑时间最早的。
     这种旷日持久的争夺,使我想起了关于诸葛亮的隐居地之争。诸葛亮当年究竟隐居于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湖北襄阳古隆中,从明代开始一直争论不休,直至清咸丰年间,身为湖北人的南阳郡守顾嘉写了一副对联,这种争执才有所停息。对联曰:心在朝廷  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  何必辨襄阳南阳 。

这里我想借改郡守顾嘉这副对联给争名梁祝故里的这几个地方:情动天下 原无论影视曲歌;爱在人间 何必辨豫鲁苏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