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羽首级到底葬在何处?

(2009-05-13 19:22:04)
标签:

历史

首级

南门

王侯

关羽

洛阳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关羽首级到底葬在何处?感谢草根名博《大讲坛》推荐首页
    “河南往事”系列之五
   洛阳关林是关羽首级的唯一葬处吗?

关羽作为“当时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其近六十年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 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诛文丑”、“ 刮骨疗伤”、“挂印封金”等神奇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数以百计的三国人物中,奸诈曹操、睿智孔明、才俊周瑜、忠义关公成为对现代人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天王”。虽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关羽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以至于“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清雍正八年,关羽被封为“武圣”,他的寝陵被称为“关林”。

洛阳关林位于洛阳南郊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因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而得名。关林始建于何时,如今已经很难考证。据史书记载,现存建筑最早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大殿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历时三载而成。至万历四十八年,其他建筑陆续兴建,关林中轴线建筑整体布局业已形成。明末,李自成义军横扫中原,其间进逼洛阳时,屯兵关林,因义军素敬仰关羽,并没有进行破坏掠夺,所以虽经战乱,建筑保存依然完好。据关林现存碑文记载,对关林的添建、修葺是从清顺治十七年开始的。康熙年间,添建了八角亭、焚香炉等建筑,并对原有殿宇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其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均对关林进行修葺和添建。民国时期战乱不绝,关林仅有过两次局部维修。建国以后,关林先后进行了十余次修葺,形成了第二次维修高潮。目前,全国最富有代表性的关庙有三处:河南洛阳关林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湖北当阳关林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山西运城解州关林是故乡为纪念关羽而建的。正因为此,才流传着关羽“头枕洛阳,身在当阳,魂归故里”的说法。在这三大关庙中,洛阳关林规模最大、最高级别,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每年十月举办的“国际朝圣大典”吸引着全世界关羽的拥趸。

关冢平面为八角形,外筑红墙。冢前有一座碑亭,亭前立有丰碑,下有龟趺,上有雕龙碑首,额题九叠篆书《敕封碑记》,是康熙皇帝给关公追加封号所立碑,正面刻着关羽封号,背面是关羽传记。据史书记载,公元219年,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蜀汉守将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被吴将马忠所获,在临沮漳乡被杀,孙权为了嫁祸于曹操,将关羽首级盛在木匣,派人星夜送至洛阳。曹操识破了孙权这个“嫁祸于人”的诡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而孙权则将关于的躯体葬于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长期以来,关羽首级葬于洛阳关林已被学界和关公的信徒普遍认同。近些年,围绕着这个没有确指的“洛阳南门外”,开始有了哪里才是关老爷首级真正埋葬地的不同声音。

1996年,偃师学者康仙舟、高献中、王西明合著了《洛阳地名探源》一书。书中《葬关羽首级之地——关庄村》一文开篇写道:“关庄,在佃庄乡东北的洛河南岸,濒临207国道,因这个村庄建在关帝冢旁而得名。”对关羽首级的真正埋葬地提出公开质疑。

有人在网上发帖列举了“关羽首级葬在偃师”的依据。三国时曹魏都城洛阳,并非现在的洛阳城,而是在洛阳与偃师市的交界处,即那个被国家定为一级保护单位的汉魏故城。关庄村在汉魏故城东南一华里,正是史书上说的“洛阳城南门外”,与史实吻合。现在的关庄村原在关帝墓南一华里处,本来叫潘凹村,后迁至关帝墓西,全村没有一户关姓,就是因为关帝墓而改名关庄。

真正的关帝墓由一冢和一个土石寨两部分组成。冢前有明嘉靖时立的石碑,上刻:“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帝之墓。”1955年秋洛阳发大水,关帝墓附近出现险情,急需大量石料,当时对关帝墓也不十分重视,就把这幢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石碑,当普通石块扔进洛阳急流里去了。1979年雨季,关帝冢塌陷,洛阳考古队组织发掘出土文物不少,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发现一颗人头骨!解放初期,曾担任洛阳县副县长,曾负责维修白马寺的著名的民主人士王飞庭,在1955年秋季在举行的洛阳中学生运动会上,曾公开说过:“现在洛阳的这个关陵是假的,真正的关帝墓在东55里的关庄。”

现在偃师市佃庄镇的一个行政村叫酒务村,村名也来自于关羽首级的一个传说。相传,关羽的首级运送,经过此地时,由于天气炎热,怕生发异味,就在此地用酒给雾了一下,该村也由此得名。据说《偃师市的村名地志》有记载。

对于“关羽首级葬在偃师”的说法,洛阳关林管理处的负责人说,关羽首级究竟葬在何处,正史《三国志》没有记载。“洛阳关林说”的主要依据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的一段。原文是这样的——
……召吴使入。呈上木匣,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恙!”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众官急救,良久方醒,顾谓众官曰:“关将军真天神也!”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操愈加恐惧,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操自拜祭,赠为荆王,差官守墓;即遣吴使回江东去讫。……
 这负责人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当时看到的洛阳城,绝非是曹魏时的洛阳城(汉魏故城),而是明代的洛阳城,而明代的洛阳城就是现在的洛阳老城一带。曹操把关羽的首级“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就是今天的关林这个位置!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正统,皇家认定的就是正统的,而民间传说和野史,没经证实,不足为凭——洛阳关林自明代以来,就被确定为关羽首级所葬地,早已为天下人所共知,无可争议。 
按照“文化正统论”和一些历史佐证,关羽首级葬于关林倒是要比葬于偃师有说服力。看来,偃师要想为自己正名,仅靠民间传说和野史还远远不够,需要拿出些过硬的证据,尤其经得起推敲和考证的的史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