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叫停“恢复五一长假”叫好
(2009-03-26 18:49:09)
标签:
长假利益部门省份旅游业全国一盘棋广东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广东“拼凑”而成的五一长假计划的出笼,立马引发了其他省份跟风,放假的打算也蠢蠢欲动。纷纷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恢复五一黄金周。在这当口,国务院办公厅及时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各地不得擅自调休,制造长假。
国办的这个“叫停令”可谓正当其时。
我们习惯把节假日称为“法定假日”,“法定”二字已给如何放假调休划出了鲜明的“杠杠”,那就是节假日要有国家统一确定,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执行。正像国办通知所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新办法实施一年多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肯定。节假日的延展和压缩应该是全国一盘棋,即便是根据当下的经济形势,需要恢复五一长假,也应该由国家有关部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程序上报,决定是否恢复。怎么能有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自行决定呢?
早在广东省提出的变相恢复五一长假的措施提出之初,就有专家质疑这样的方式程序合理性。虽然广东省的做法只是用其他假日凑成了七天长假,并不存在违法的问题。问题在于,如果广东的做法被批准了,其他省份群起效仿该怎么办?如果广东人在休假,而其他省份在上班,这样会不会影响工作呢?如果批准了广东的计划,搁置其他省的申请,那中央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又从何谈起?
广东变相恢复五一长假的理由是,集中度假可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确,集中休假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此带来的交通压力、景区爆棚、服务质量下降、环境资源压力增大等问题又将重现。拿着火车票却挤不上车,热点景区里人挤人的这些中国独有的局面正是集中休假结出的恶果。试问,黄金周之外,怎么就没有出现这样的非常状况呢?再说,恢复五一长假对整体经济状况的改观究竟有多的大作用还很难说,对旅游业的拉动也只是短期效应。随之而来的旅游景点因为客流激增带来的门票上涨、服务缩水等问题,也不是旅游部门一句“提高服务质量”所能解决的。
“恢复五一长假就是一些利益部门想借机捞钱!”一些专家对恢复倡导者给予了这样尖锐的批判,虽然有些偏颇,却很能说明问题。长假的最大赢家就是旅游相关的部门和产业,而老百姓花同样的钱却根本享受不到平常应得到的旅游享受。这和老百姓“要长假、为休闲”的初衷根本就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