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话“随礼”

(2009-03-13 00:57:17)
标签:

礼金

红白喜事

请柬

酒宴

大话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在奔波中忙于生活。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道——或冷漠,或仇视,或平淡,或热情、或莫逆……

生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也回避不了的交往——事来事往的互助之交,有来无往的求助之交,无欲无念的君子之交,至亲至爱的亲情之交……如此等等,无人可以绕道而过,因为没有交际的生活几乎寸步难行。只不过有深浅之分,远近之别罢了。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便是此理。

与人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礼尚往来的过程。随礼,便是在当下中国最风行的一种“礼尚往来”形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随礼已贯穿、渗透到了每个人每个家庭生活的全过程。

交情有厚有薄,关系有好有坏,随礼也有主动、被动之分。

给交情厚关系好的人随礼,是心甘情愿的,礼金也比较多。如果那人瞒着你悄悄地把事办了,你一直被蒙在鼓里也就罢了(这种几率很小)。一旦扫听到信儿,你肯定会有一番发自肺腑的责怪与埋怨。“瞧不起人”,“不把我当朋友”,“我再有事也不会通知你”等发难的话,打机关枪似的一句比一句狠,直到那人给你道了歉,你也补上礼金才算完事。这是随礼的最高境界,得到这种礼遇的人和你是最真的友谊,最近的亲情。

介于主动和被动之间的随礼,往往都是对脾气谈得来,但没有共过事的人,有交往但不太深。不管是接到了帖子或者从别处听到了消息,你都会去捧场,当然礼金会相对少些。如果当时没得到消息,错过了随礼,见面的时候也会有诸如“不够哥们儿”,“怕我喝酒”等之类的微词,但多半有外交辞令的意味,半开玩笑半当真,语气不会像上面的那么重,更不会态度坚决的要求补上礼金。

被动的随礼多发生在单位同事之间或者有过几面之缘的还称不上朋友的人之间。小的单位人少尚好些,就算凡事必随也伤不了元气。而几百人的大单位如果有请必随,确实也让人受不了。工资低点的,干一月基本都不够吃高价饭的。所以,这便有个选择的问题。同一个部门的是肯定要随的;不是一个部门但平时工作联系比较密切的,也是要随的;如果是领导,自己分管的部门也是要随的。不是分管的,联系也不密切的,如果被委以“主婚人”或者“证婚人”的重任,也不能两手空空。这样几种关系,不随的话,见面会比较尴尬,省了点钱却跌了面子,总觉得欠人家很多似的。

仅仅是极其一般的同事关系,见面点点头,多年无来往的,或者单位之外偶有几次酒肉之交的,即便是接到了请柬,去与不去全在心情。因为时下在各单位,提着大包的喜糖,托着厚厚的请柬,见人就送的情景随处可见。邀请者也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未必相信你一定会去。去了礼多人不怪,不去也不失面子。正可谓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下级对上级随礼,有主动的,而且礼金较高,多半是受过恩遇,或者行将有求于人,有点变相贿赂的嫌疑;有被动的,不去吧,担心同事都去了独自己不去,会有“小鞋”之忧。去吧,又情非所愿。取舍之间,是最最愁人的。

如今,随礼之风愈刮愈烈,已经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怪圈。有的人红白喜事本不想操办酒宴,因为自己以前给人随了礼,不办明显“亏了”,于是抱着翻本的心理也大办一番。这次礼金收下了,却又欠下了更多的人情,到时还得去还。一些错过了结婚、生孩子这些大事的人也想出了不少“翻本”花样,乔迁新居、老人做寿、孩子考上大学等也开始大办酒宴,广散请柬,一副捞不回本不罢休的架势。

小沈阳说:“一睁眼、一闭眼,一天过去了”;“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人死了钱没花出去”。改为“山寨随礼版”那就是:一睁眼、一闭眼,几百块没了;人生最大的遗憾是礼“随”出去了,钱却没收回来。

如果套用《水浒传》的主题歌歌词, 恶搞一下“随礼”,那就是——

大河向东流哇,

红白喜事月月有啊!

说走咱就走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遇见随礼颤悠悠

该出手时还得出手哇

风风火火“随”九州哇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