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戒酒历程

(2009-02-25 13:46:00)
标签:

酒量

女人敬酒

酒令

酒文化

酒龄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戒酒历程                    新浪草根名博《生活新锐》栏目推荐首页
     在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或许因为是酒神杜康的故乡,河南更是有着极其深厚而独特的酒文化,尤其是俗的酒文化极其繁盛。敬酒劝酒,程式繁杂,花样繁多。第一波次是敬酒,东道主先给自己倒上“先喝为敬”,接下来挨个给宾客“敬酒”,给你倒多少就得喝多少,不喝就是瞧不起人。被敬酒者往往会起身接酒杯,这时敬酒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客人不要客气坐着喝。客人也早有准备:“屁股一动,表示尊重”,结果双方都站起来了事。

第二波次是“礼尚往来”,宾客们开始依次轮番劝酒,为劝酒开道的说辞也是五花八门,“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可胃上烂个洞,不让感情裂个逢”等等。女人劝酒词更具杀伤力:“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大哥敬杯酒,大哥不喝嫌我丑”,这样将军之下,哪个男的不接招啊,更何况男人都怜香惜玉。被劝着无奈之下接过酒杯也有一套:“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自嘲中一饮而下。

第三波次进入混战状态,雅致者行酒令、猜有无;粗犷者吆五喝六划大拳……

鱼上来了,再来一波次的鱼文化。“头三尾四,腹五背六”,一口气先灭掉了18个酒。头尾腹背都沾不上边的也跑不了,喝鱼头酒的贵宾会把鱼眼给你,“高看一眼”;把鱼鳃给你,“给个面子”,把鱼翅给你,“展翅高飞”,把鱼脬给你,“富贵常伴”,就连鱼尾巴上的鳍条都可以灌下你一杯酒,美其名曰“委(尾)曲求全”!这几个波次下来,酒量小者基本找不到北了。

老实讲,我的酒量自以为还是不错的,可也总是在这些此起彼伏的波次打击下屡现醉态。醉酒次数多了原本不怎么干涉我喝酒的媳妇渐渐失去了耐性,便祭出了戒酒令。

我曾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戒酒,每次都因抵制不了那用高梁亦或是小麦酿就的无色透明的液体散发出醇厚芳香的诱惑,而屡戒屡败;媳妇也曾不止一次地历数被她贬为穿肠毒药的酒之罪状,告试我戒酒,每次都因我“吃心”不改而退避三舍,意冷心灰。对于我解酒的失败,媳妇很是不解:一个能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百折不挠的人,怎么就没有毅力戒酒呢?

也许,任何意志坚强的人都有某种弱点,都有对某种诱惑的不能抗拒,酒莫非是征服我意志的强大武器?

如果是,这里面是有遗传因素的。屈指算来,我的酒龄从上高中时第一次喝酒算起,已二十年有余。父亲吃不讲究、穿不讲较,唯对酒情有独钟。平时在家每顿饭必用酒下饭,否则就吃不好。那时,父亲在县里一家企业当厂长,频繁的应酬加上好客的性格,家里酒场不断,每逢酒力不胜时,便要我上场抵挡一阵。母亲虽不赞成我过早饮酒,却也不忍父亲一人醉卧酒场,只好叹口气:学业未成,酒量大增,将来怕是成不了什么气候!母亲之所以不力求我戒酒,是因为几十年来她为父亲戒酒费尽苦心却收效甚微,她明白戒酒难难于上青天。

我自是不相信母亲“有酒量就成不了大器”之说的。古代,武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文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轮到我时,怎么就喝酒不成器了?没找到喝酒的弊处,倒有了不少喝酒的由头,酒自然是戒不了了。

记得第一次因立场坚定,枚局不鲜明而败下酒场,狼狈不堪洋相百出之后,妻子叹了口气,开始对我动以情晓以理,委屈时泪落粉腮;激动处,姣面通红。我自知理亏,除了吞吞吐吐地找些并不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之外,只有作痛苦状:以后我再喝酒……

没等我说完,媳妇就打断我的话说:你用不着表决心。没有酒的日子对你而言无疑是苦行僧的生活。酒不是不能喝,要有节制,喝醉了丑态而出,既没形象又伤身子,何苦?

媳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没有理由不戒酒了。

两天后朋友聚会,攻势很猛,我自然不能把对妻子的保证当挡酒牌,就说近日身体欠佳,你瞧还吃着药呢!并以草珊瑚示人,以增强身体欠佳的程度。不成想这位仁兄却说:“你没听说过酒场上有三种人最能喝吗?红脸蛋的(喝酒上脸的),扎小辫的(女同志),揣药片的。你是其中之一呀!”呜呼,弄巧成拙,最后各退一步,我喝了啤酒。以后,每次酒宴我都找借口拒酒,到头来不仅逃不脱,还落个假惺惺不够哥们儿的德性。

我无法加入到不喝酒的行列中去,媳妇精辟地给我提出了喝酒的16字方针:审时度势,顺已性情,心中有数,见好就收。

依妻方针行酒,从此不再言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戒烟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