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记

标签:
香烟作家柳青烟量格子药饵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任何意志坚强的人都有对某种诱惑的无法抗拒弱点。烟或许就是一种专门考验人意志的强大武器。难怪一些“爬格子”的朋友,有的人一手拿烟一手执笔,有的未拿笔先点烟,离开了烟或许会“一事无成”。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对烟的眷恋大不相同。在庞大的烟民队伍里,搞文字工作的对烟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恋。著名作家柳青患有严重的肺心病,根本不能再抽烟,他就把香烟的烟丝倒出来,装上一种类似烟叶的东西,一本正经的抽。看到他貌似抽烟的神态,病友们都忍俊不禁;作家王汶石因为患肺气肿必须戒烟,据说戒烟时下的决心之大,几乎等于是和命运的一次搏斗。别人戒烟都是把香烟藏起来,他却是把所有的好烟都放在显眼随手可取的地方,看自己能不能抵制着烟的诱惑……
我的戒烟历程可以说是和我的吸烟历程一起开始的。上高中时被老师无端吵骂一顿后,心烦意乱之中买了一盒极廉价的劣质烟,点燃一支猛抽一口,被呛出了满眼泪花却再也丢不开似有魔力的香烟。那时,《中学生守则》“不吸烟、不喝酒”的条文成了我的戒烟条例,曾经被夜间巡视寝室的老师抓住后,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点了名,从此虽然已有小瘾,也只能在抵制不住时偷偷摸摸地在校外美美地吸上一支,以后参加了工作没人管了,放工了手脚,再抽几角一盒的廉价烟自觉脸上无光,便改善了“生活”,可不久,微薄的工资向我发出了戒烟通牒,自己告诉自己:戒了吧!与其在朋友或同事面前丢份,还不如戒了“体面”。
一天过去了,没有“情况”;两天过去了,虽然想吸却没有行动。第三天晚上12点多,我正写一篇比较长的纪实文章,突然感到坐卧不安,心里发慌,本能地把手伸进口袋,拼命地翻来搅去,似乎想奇迹般地翻出一支烟来。当然是徒劳了。我强迫自己坐在写字台前,想借写作分散对烟的渴望,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以前构思好的可以行云流水般泻下的句子都不知哪儿去了。心里想着绝不能犯戒,便不由自主地冲出房门,来到大街上,夜半时分,行人寥寥,偶有亮着昏黄灯光的面的蹿去蹿来,象我一样在寻找着“猎物”。附进的几家烟酒店已关门,我不甘心地向前走着,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终于找到一家正准备打烊的烟酒店。我如茫茫戈壁漫漫大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见到了绿洲,又如饥肠轳轳的叫花子见到了白花花的馒头。
这次“戒烟”之后,很长时间不再言戒。一个人孤独的时候,爬格子累了的时候,我便一个人拿住烟爬上楼顶,一边抽着烟一边思索着,心中就充满了温暖或感慨,思绪和青烟一起升腾。结婚后,妻虽然没有明示我戒烟,却经常不知从何处搬出许多历数香烟“罪状”的证据,告诫我知道吸烟的害处。
在妻的政策攻心下,我开始控制烟量,但离戒掉仍路途遥遥。在戒与不戒之间,我用作家林斤澜老先生在《我的戒烟》一文中所说作为自己的“烟道”:吸时顺其性情,不随大流,不苟同时势,仅仅听内心的呼唤。放时顺其自然,不服药饵,不声声言戒,行所当行止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