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西路45号花园住宅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在繁茂的梧桐枝叶下,复兴西路闹中取静,骨子里透着沉稳与内敛。在这条路上,花园建筑与高层公寓星罗棋布,走进其中的一幢—庄俊旧居。

复兴西路45号花园住宅,庄俊旧居由他本人设计,建于1921年,为独立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306平方米。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占地狭长,整体平面呈“L”形,由南北衔接的两套单元组成。北套住宅临街,大门内为甬道式庭院,南部建有较大花园。

北套住宅临街,大门内为甬道式庭院,

2017年4月,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

建筑为淡黄色水泥砂浆外墙,墙角以清水红砖砌筑成齿状隅石造型。南立面装饰相对丰富,阳台围栏镶嵌方形
绿釉花窗,中央列置深绿色的陶瓷宝瓶栏杆,窗下设置带花窗的混凝土花箱,窗楣及花箱皆以橘黄色涂料勾边,
建有较大花园。建筑内部结构较为实用,西侧建有一条联通南北的内部走廊,客厅及起居室设有壁炉。



初冬季节,寒风飒飒,梧桐树叶凋零,我来到复兴西路45号门前,这幢建于1921年的独立式花园住宅毫不显山露水。假如不是一侧的墙上挂有“徐汇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大多数走过的路人都不会注意。但我知道这幢房子非同一般,它的主人是建筑界的泰斗,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

庄俊的一生历经清政府、民国政府、抗日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的作品大部分留存在高等院校、银行、



初冬季节,寒风飒飒,梧桐树叶凋零,我来到复兴西路45号门前,这幢建于1921年的独立式花园住宅毫不显山露水。假如不是一侧的墙上挂有“徐汇区文物保护点”的牌子,大多数走过的路人都不会注意。但我知道这幢房子非同一般,它的主人是建筑界的泰斗,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

庄俊的一生历经清政府、民国政府、抗日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的作品大部分留存在高等院校、银行、
医院等地,至今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败笔,有不少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庄俊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与他同时代的建筑评论家曾这样评论他的作品:“盖古典派建筑,如中国之骈体文,稍有离题,即画
虎类犬,且其雕饰、柱头、花线等,均足以耗金费时,故建筑家多有避之者。庄建筑师不避繁难,是其勇敢处,




(1888-1990)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1909年毕业于南洋中学。1910年公费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系。1914年毕业回国,任教于北京清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5年开设庄俊建筑师事务所。1927年与范文照等建筑师发起成立上海建筑师学会(第二年改为中国建筑师学会)并任会长。1950年春,庄俊应中央人民政府之邀北上建设首都,关闭自己已开设25年之久的建筑师事务所,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技术队伍赴京工作,加入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任总工程师。1953年初,建筑工程部成立,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中央建筑设计院,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建筑作品有上海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商场、汉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等。20世纪90年代,庄俊获中国建筑学会授予的“建筑泰斗荣誉证书”。晚年著书立说,著有《英汉对照建筑工程名词汇编》等书籍。

1990年4月25日,庄俊在上海复兴西路寓所逝世,终年103岁。追悼会上建筑界人士聚集,纷纷表达对他崇敬的之情。有位姓陶的香港人士专程赶来参加追悼会,追思庄俊是学识和美德,他希望能建造一座庄俊纪念馆以缅怀其一生成就,并当场捐出第一笔基金10万美元。赤峰路原城建学院内设立了庄俊纪念馆,供学生和教师参观学习。

1987年,可能是因为郑时龄老师在美国提起了上海的这位毕业生,伊利诺大学 (UIUC) 建筑学院专程到上海来给庄老颁发荣誉奖状。仪式在同济大学文远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庄老已临百岁,未能到会。美国院长致辞,祝庄
老在人生的第二个百年迈步,由涛声先生接状并致答词,那天下午,伊利诺大学的老校友汪定曾总师也到会发言。
前一篇:江南园林中的窗
后一篇:建国西路309弄华福新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