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西路619弄16号画家关良旧居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茂龄别墅即建国西路619弄,位于乌鲁木齐南路、高安路之间。民国30年(1941年)建,民国35年续建。占地0.5公顷。西班牙风格的新式里弄,共有混合结构三层楼33幢(2-34号),另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楼住宅1幢(1号),单双号分别排列于主弄两侧。弄堂幽静整洁,植被茂盛,富有生活气息。居民800人。有市属机关幼儿园。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建国西路619弄 |
茂龄别墅 |
新式里弄 |
1941年 |
砖木三层 |
33户 |
7191平方米 |

2015年8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茂龄别墅1941年和1946年分两批建造,带独院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西班牙风格。共有混合结构三层楼33幢,占地5433平方,建筑面积7191平方米,另有建造4层楼钢筋混泥土结构花园住宅一幢(1号)。

单双号分别排列于主弄两侧。


1号的四层花园住宅,原为弄堂投资建造人居住,上世纪40年代还曾是国民参政员上海联谊社。

朝南30平庭院入户,带10平内天井。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4805190000418建国西路619弄16号住宅民国天平街道

关良先生于1934年由金神父路花园坊(今瑞金二路129弄)迁入茂龄别墅,直至1986年辞世,该住宅后一直空关。澎湃新闻问:故居其实也可以辟为关良纪念馆,作为关良生平展示、研究基地,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吗?


16号的关良旧居于1941年竣工,为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机平瓦坡屋顶,外立面为淡黄色水泥拉毛墙面,南立面多采用三联窗。一层南北面均有小庭院,南面设有可供晾晒衣物的阳光房,北面有后天井,比较凉快,适宜乘凉。二三层主要为卧房,阁楼东面有小露台。现为闲置民居,外墙未经整修,被爬山虎覆盖,颇具年代感。

1923年,关良从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毕业回国,后来应刘海粟之邀,任职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负责高年级的油画和素描课教学。为减少路途奔波,专心从事教学,关良特地在学校附近的金神父路花园坊(今瑞金二路129弄)16号租借了房子。

花园坊建于1928年,正门位于瑞金二路近复兴中路处,上写有繁体“花园坊”三个红色大字。花园坊是典型的
新式里弄,按“鱼骨状”格局分为主弄和次弄,主弄横贯东西,两侧支弄分布南北。每栋楼都是三层砖木结构,
倡新文化,因而甚是投机。后来,二人常在公园碰头、畅谈,郭沫若还邀请关良为《创造》杂志画插图和封面
设计。自此,关良与郭沫若、创造社结下深厚情谊。





顶部带10平左右的景观露台,

关良在观看戏曲时速写
关良(1900-1986),字良公。生于广东番禺,
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长,30~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于名山大川旅行写生,长于中国画、油画。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著《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顶部带10平左右的景观露台,


澎湃新闻问:关良先生在美专一直教授油画,也画过很多油画,但他最爱的还是水墨戏曲人物画吧?关汉兴(关良儿子):对。他本来是西画教授,在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都上过课。他喜欢戏曲嘛,凡是有朋
友送戏票来他一定会去的,有时候我陪他去,每次去看戏都要带一本速写本,边看边写。在杭州时他自己也演过《捉放曹》,在里边演一个角色,扮相也很好,自己也唱。他喜欢拉二胡,跟很多戏曲家都很熟悉,盖叫天
、梅
兰芳都认识,还有其他的地方戏也都要去听,比如昆曲、越剧等,他都喜欢的。
前一篇:陕西北路203号平安大楼
后一篇:乌鲁木齐北路468弄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