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上海大观园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上海大观园位于上海青浦区青商公路701号。上海大观园是上海五星级公园,座落于淀山湖西侧,距离上海市区65公里,占地135亩,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始建于1979年,并在1988年全面建成对外开放,1991年改称上海大观园,占地也扩大到1500亩,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观园在设计上颇费心机,与北京大观园明显不同的是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上海大观园的特点在园中布置了大面积人工湖泊。以大门—体仁沐德—大观楼为中轴,有10多组建筑,20多个景点,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西侧设置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石舫。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一条笔直的花岗石路通向大门广埸。

大门广场:广场前矗立一座高8米的牌楼,上悬“太虚幻境”匾。大观园正门前广场中的大型照壁宽18米,太虚幻境高6米,南面是花岗石雕《女娲补天》,北面是大理石雕《金陵十二钗》及警幻仙子、贾宝玉等14个人像。

正门是五开间的门庭,中间有三道供出入,上悬“大观园”金字匾额,门前雄踞一对清乾隆年间的高2.5米的青石狮子。门庭内是朱红大门和梁柱,金色铜质门环,砖雕挂落,工艺精细。旁边还有两道边门,门上端有砖雕匾额,东边是“凝晖钟瑞”,西边是“万象争辉”。

曲径通幽:是大门内的第一景,又对全园起障景作用。

体仁沐德正门体仁沐德:位于曲径通幽之后,是元妃省亲时下轿小憩处,建筑面积682平方米。三开间大厅,上悬镏金“体仁沐德”额。正厅中央放着金玉满堂镏金大立屏,挂着龙凤花篮琉璃灯,放着铜制薰香大鼎和一套精雕细刻的如意红木8椅4几家具。东厅陈列一只1米多高的松鹤青花大瓷瓶。西厅一只紫金三层木雕大仙桃,两边有缎制大象、麒麟,均近1米大小。大厅前两旁厢廊内,东侧陈列元妃的雉羽龙旌,西侧陈列元妃乘坐的大轿。

大观楼:是位于大观园中心的一组建筑,面积2123平方米。主建筑大观楼是一座宫殿式两层建筑,琉璃瓦大屋顶,金碧辉煌,陈设华丽,为元春省亲时亲属行觐见礼的场所。与体仁沐德隔池相对的湖埠栏杆均为汉白玉石制,

栏杆后面是8米高的汉白玉牌楼,上镌“省亲别墅”四个镏金大字。牌楼后观景楼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开间的大门门庭,门口一对石狮子也是清代文物,门庭内6扇铜包钉大门,可分三路进前院。与体仁沐德隔池相对的湖埠栏杆均为汉白玉石制,栏杆后面是8米高的汉白玉牌楼,上镌“省亲别墅”四个镏金大字。

牌楼后观景楼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开间的大门门庭,门口一对石狮子也是清代文物,门庭内6扇铜包钉大门,可分三路进前院。拾级而上,为“顾恩思义”大殿,殿柱上为元春所题的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洲万国被恩荣。”楼高15米,共两层,楼上四周有外廊,可环顾饱览全园景色。

楼下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中央为觐礼台,台上立一座刻有百鸟朝凤的镏金大屏风,屏风前设有凤椅宝座,雕镂精细。案座左右排列薰香铜炉,立鹤铜灯,雉羽宫扇。礼台东侧为红木书桌,上置文房四宝,西侧陈列金玉如意等礼器。大殿后院为大理石铺地,两侧有置于汉白玉石座上的透空湖石。

左路首进的“通灵书房”是贾宝玉吟诗、作画、弈棋、会客之地,陈设着各种精致红木家具,四周挂有绸缎窗帘帐幔,摆设翡翠玛瑙牡丹盆花和汉代青铜吊镜,壁上挂着贾宝玉作的四时即景诗词立轴,东间是宝玉的卧室,怡红院铺有雕刻精细,饰以玉兰、海棠、牡丹等花卉图案的红木大床,帐幔低垂,花团锦簇;墙上挂有琴剑炉瓶,皆是一半嵌在墙内。

院中央有一座3米多高的铜鼎,上部似六角玲珑宝塔,飞檐翘角,下部为浑圆凝重的鼎身,三只狮脚形鼎足雄踞于汉白玉基座上。正中殿匾名“普海慈航”,殿内供奉一尊2米多高铜观音座像,拢翠庵两侧有铜制善才、龙女相伴,背后是龙云火焰板。砖雕神台前的供桌上,陈列着雅致的瓷五供,原为清宫中藏物。

梨香院位于拢翠庵东,建筑面积484平方米。由西进入大门后,南边是游廊,有方亭一只,廊外是花墙,花孔系水磨砖雕,游廊两侧有假山、花木。北面三间正屋,落地花罩,上悬“梨香院”匾额,室内陈放小演员练功用道具及脸谱等物。

当中一间置红木大理石书桌,桌上放着各式砚台和笔筒,西侧墙上挂有一幅仿米芾《烟雨图》,左右挂的是一副仿颜真卿笔体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东间是探春的卧室,一只红木大床,窗前一只六角红木台子,墙边放着一只红木半橱,室内陈设高雅。

园林建筑群由上海园林院梁友松主持规划设计,总体布局以清代名著《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大型仿古园上海大观园。

大观园在设计上颇费心机,与北京大观园明显不同的是上海大观园利用江南水乡上海大观园的特点在园中布置了大面积人工湖泊。以大门—体仁沐德—大观楼为中轴,有10多组建筑,20多个景点,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西侧设置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石舫。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一条笔直的花岗石路通向大门广埸。

大门广场:广场前矗立一座高8米的牌楼,上悬“太虚幻境”匾。大观园正门前广场中的大型照壁宽18米,太虚幻境高6米,南面是花岗石雕《女娲补天》,北面是大理石雕《金陵十二钗》及警幻仙子、贾宝玉等14个人像。

正门是五开间的门庭,中间有三道供出入,上悬“大观园”金字匾额,门前雄踞一对清乾隆年间的高2.5米的青石狮子。门庭内是朱红大门和梁柱,金色铜质门环,砖雕挂落,工艺精细。旁边还有两道边门,门上端有砖雕匾额,东边是“凝晖钟瑞”,西边是“万象争辉”。

曲径通幽:是大门内的第一景,又对全园起障景作用。
这是一组用3000多吨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横亘于正门后,东西长约90米,高5米,纵深近20米。其中山洞曲折迂回,可上可下。山顶有圆亭一只,山上林深茂密,藤萝掩遮着洞壑。山后一注碧波池水,假山临水,是一处山水景点。

体仁沐德正门体仁沐德:位于曲径通幽之后,是元妃省亲时下轿小憩处,建筑面积682平方米。三开间大厅,上悬镏金“体仁沐德”额。正厅中央放着金玉满堂镏金大立屏,挂着龙凤花篮琉璃灯,放着铜制薰香大鼎和一套精雕细刻的如意红木8椅4几家具。东厅陈列一只1米多高的松鹤青花大瓷瓶。西厅一只紫金三层木雕大仙桃,两边有缎制大象、麒麟,均近1米大小。大厅前两旁厢廊内,东侧陈列元妃的雉羽龙旌,西侧陈列元妃乘坐的大轿。

大观楼:是位于大观园中心的一组建筑,面积2123平方米。主建筑大观楼是一座宫殿式两层建筑,琉璃瓦大屋顶,金碧辉煌,陈设华丽,为元春省亲时亲属行觐见礼的场所。与体仁沐德隔池相对的湖埠栏杆均为汉白玉石制,

栏杆后面是8米高的汉白玉牌楼,上镌“省亲别墅”四个镏金大字。牌楼后观景楼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开间的大门门庭,门口一对石狮子也是清代文物,门庭内6扇铜包钉大门,可分三路进前院。与体仁沐德隔池相对的湖埠栏杆均为汉白玉石制,栏杆后面是8米高的汉白玉牌楼,上镌“省亲别墅”四个镏金大字。

牌楼后观景楼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三开间的大门门庭,门口一对石狮子也是清代文物,门庭内6扇铜包钉大门,可分三路进前院。拾级而上,为“顾恩思义”大殿,殿柱上为元春所题的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洲万国被恩荣。”楼高15米,共两层,楼上四周有外廊,可环顾饱览全园景色。

楼下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中央为觐礼台,台上立一座刻有百鸟朝凤的镏金大屏风,屏风前设有凤椅宝座,雕镂精细。案座左右排列薰香铜炉,立鹤铜灯,雉羽宫扇。礼台东侧为红木书桌,上置文房四宝,西侧陈列金玉如意等礼器。大殿后院为大理石铺地,两侧有置于汉白玉石座上的透空湖石。

左路首进的“通灵书房”是贾宝玉吟诗、作画、弈棋、会客之地,陈设着各种精致红木家具,四周挂有绸缎窗帘帐幔,摆设翡翠玛瑙牡丹盆花和汉代青铜吊镜,壁上挂着贾宝玉作的四时即景诗词立轴,东间是宝玉的卧室,怡红院铺有雕刻精细,饰以玉兰、海棠、牡丹等花卉图案的红木大床,帐幔低垂,花团锦簇;墙上挂有琴剑炉瓶,皆是一半嵌在墙内。

院中央有一座3米多高的铜鼎,上部似六角玲珑宝塔,飞檐翘角,下部为浑圆凝重的鼎身,三只狮脚形鼎足雄踞于汉白玉基座上。正中殿匾名“普海慈航”,殿内供奉一尊2米多高铜观音座像,拢翠庵两侧有铜制善才、龙女相伴,背后是龙云火焰板。砖雕神台前的供桌上,陈列着雅致的瓷五供,原为清宫中藏物。

梨香院位于拢翠庵东,建筑面积484平方米。由西进入大门后,南边是游廊,有方亭一只,廊外是花墙,花孔系水磨砖雕,游廊两侧有假山、花木。北面三间正屋,落地花罩,上悬“梨香院”匾额,室内陈放小演员练功用道具及脸谱等物。

当中一间置红木大理石书桌,桌上放着各式砚台和笔筒,西侧墙上挂有一幅仿米芾《烟雨图》,左右挂的是一副仿颜真卿笔体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东间是探春的卧室,一只红木大床,窗前一只六角红木台子,墙边放着一只红木半橱,室内陈设高雅。
1958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曾在淀山湖南岸的淀峰、西岑征地100.4万平方米辟建苗圃,后因国家经济困难,1961~1962年间苗圃撤销,退地还农。1978年10月23日,上海市园林管理局于提出辟建淀山湖风景区的规划设想,同月25日,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彭冲实地踏勘,确定选址在杨舍。同年11月17日经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全面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游览风景区。第一期先行建设的是关王庙及杨舍两处游览小区。自1979年1月开始,在淀山湖畔淀峰大队、杨舍大队分两期征地,第一期30.82万平方米,第二期59.32万平方米,共90.14万平方米,全部征地工作于1979年12月27日完成。1980年初开始边改造地形边绿化施工,以及道路、桥涵、驳岸等基础工程的施工,北京市有关部门为支持上海建造大观园,将石狮调拨给上海。1981年下半年,“怡红院”首先破土动工,于1984年5月建成,27日即开放接待游人。随后,边建设边开放。在游览区范围内的青商公路和白石矶大桥,由市政工程局于1986年改建完成。大观园仿古建筑群前后施工7年,于1988年10月15日全部竣工。全区于1988年10月20日全部对外开放,初名上海淀山湖风景区,1985年1月更名上海淀山湖大观园游览区,1991年定名为上海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