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2024-04-22 22:32:01)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图片

杂谈

新场镇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的鼎盛期,盐产量之丰,灶户数之众,在当时曾冠于浙西诸场。新场盐场年产量居浙西27个盐场之首,产量占1/3以上。到了元代之初,浙江盐运使司在新场设立了分司。当时镇区繁荣程度曾一度超过上海县城,有“赛苏州”之誉,是当时浦东第一大镇。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氏家族建于清代。占地1351.93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共有房35间,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前为临洪西街二层楼门厅,面阔5间,中间穿堂大门,天井两侧设茶房。中为大厅,面阔3间, 进深7.2米, 9梁架,前出廊,弯椽,门额有精致雕刻。后为内宅,二层楼,两侧有厢房。皆砖木结构,面阔3间,歇山灰瓦顶,格扇门窗饰精细雕刻。前后天井各有中墙门,建砖雕门楼。该建筑具有江南传统民居特色。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洪东街42-44号易氏宅,三进传统建筑院落,民国初营造。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洪东街64号的胡桂清宅。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洪东街64号为新场历史保护建筑。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洪东街64号 
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洪东街64号胡氏宅第二进 民国时期建筑。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洪东街80弄1-12号。始建于民国初年,三进三开间,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走过一段弄堂,印入眼帘的是一扇仪门,仪门上的这对门扣是青铜打造的,保存至今将近一百年仍然完好如新,是整个新场镇上保存最完好的一对,极为难得。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新场洪东街80号该宅主人陆荣堂曾开肉庄,因经营有道,日积月累,多年下来有了一笔资金,于是在原地建造这一宅第。该宅第座北朝南共三进三开间,临街一层,其他二层,围墙正中有仪门,两侧有二小院门,正厅格扇窗,细栏柱,楼间腰板雕刻精巧,最后一进院落敞阔,青砖墁地,宅后曾有私家花园。陆荣堂生养一子一女,儿子陆鉴鑫,又名陆鉴琦,女儿陆琴。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陆鉴鑫最终没有继承父业,解放前后陆续将一部分房屋出租给他人开肉庄。1956年实行私房改造时,陆家只居住了一部分,其余由房管部门接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落实政策,又将小部分房屋归还给陆家后代。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洪东街92弄            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家东厅,洪东街116号,三进中西合璧建筑,清末建筑,建筑面积568平米,门面二层楼,檐口高6.8米。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家东厅(洪东街116号)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家厅位于新场镇洪东街,分为西厅(洪东街122弄)与东厅(洪东街116号),座北朝南,前面是洪桥港。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家西厅,始建于明代,为传统宅院建筑,砖木结构。沿街的门口上方有一门楣,木雕作品,至今有四百年历史。画面是一幅三国演义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这门楣至今保存完好,见证着这民宅的历史。走过这临街的穿堂,紧贴着壁的是第一个仪门,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风吹曰晒雨淋,已严重损坏。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这门楣至今保存完好,见证着这民宅的历史。走过这临街的穿堂,紧贴着壁的是第一个仪门,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风吹曰晒雨淋,已严重损坏。
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
第二进又是一个仪门。仪门两侧的围墙上的砖头还是明代的东西。这二进仪门的左侧还有一个陪弄,这是庆典时佣人们的通道。二进的客厅高爽而深幽,雕梁画栋自是不用说。三进又是一个仪门,此仪门在屋檐下,保存良好。第三进正面是五开间楼房,左右各有二间二层楼的厢房。整个庭院,结构紧凑,气宇轩昴,充分凸显明代建筑简炼而优雅的神韵。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奚氏于明万历三年(1575)由奚懋儒始创奚长生药店于川沙,以秘制“紫金定”中成药起家,明末迁至新场,奚长生老店就设于此。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洪东街西奚家厅列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新场洪桥港上洪福桥 建于 清代。浦东新场镇洪东街奚家厅下塘街烟雨长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