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惠南镇古钟园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古钟园于1982年动工建设,于1985年2月20日对外开放。截至1989年,全园共有各类树木73科240种2.96万株。
1981年11月23日,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复同意在南汇县建造公园。因在园内放置明代古钟,翌年2月22日县人民政府定名古钟园。古钟园总体规划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颜文武负责,项目设计由南汇县设计二所刘建国及市园林局设计室颜文武、胡宏等负责,设计采用明代风格,仿古形式,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物尽量小、巧、轻、简,青瓦白墙,古朴典雅。

古钟园南大门入园,迎面墙上嵌长8米,宽2米的青石板浮雕,画面展示明代古钟的传说,雕刻精细,人物生动。浮雕前丛植一列罗汉松、五针松,并散置湖石。通过门内小庭院分东西二路入园。全园分钟亭、文源馆、藏拙苑三个景区。

古钟为南汇一宝,现被列为上海市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园亦以古钟命名。古钟园的建筑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诸
多优点,具有江南造园的自然风格。园内曲径通幽,路面以石板、卵石铺设,亭、榭、阁、桥、路、沟、渠的布
局结构和飞檐翘角的建筑设计以及绿化的总体布局,集中突出了“青瓦白墙、青铜银杏”的特征,古朴典雅,清静幽深,重现出古色古香的明代园林风格和生活情趣,系一座仿明建筑的古典园林。

全园辟有钟亭、文源馆、藏拙苑、宝宝村四大景区。园内建有蟠龙岛、起凤台、日潭、月湖、镜亭、真意池、观潮阁、听雨亭、聚秀堂、真趣轩、十一曲河心桥等九座亭、七座桥,还有一舫三廊等古建筑。全年都为旅游适宜季节。
金盘等常绿树木。山顶设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眺望。


真趣轩、观鱼轩位于钟亭南侧。真趣轩为长方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顶覆青瓦;观鱼轩为方形,混合结构。联结两轩的曲廊为混合结构,沿中梁一墙左右分隔,各宽1.5米,墙有漏窗,两边设有坐凳。廊旁种植广玉兰、红瑞木、女贞、盘槐、枫树。在河中亦有水泥曲平桥联接两轩。

扼翠亭、十一曲桥位于钟亭区东南梦烟河中。十一曲桥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板桥,一边置铁栏干,桥北联钟亭区、南至真意池、西通文源馆。扼翠亭在十一曲桥中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上复青瓦,由钟正修书匾,在亭中可见青龙桥、延龄桥。岸边多植垂柳,间有迎春、香樟等。

扼翠亭


十一曲桥


真趣轩、观鱼轩位于钟亭南侧。真趣轩为长方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顶覆青瓦;观鱼轩为方形,混合结构。联结两轩的曲廊为混合结构,沿中梁一墙左右分隔,各宽1.5米,墙有漏窗,两边设有坐凳。廊旁种植广玉兰、红瑞木、女贞、盘槐、枫树。在河中亦有水泥曲平桥联接两轩。

扼翠亭、十一曲桥位于钟亭区东南梦烟河中。十一曲桥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板桥,一边置铁栏干,桥北联钟亭区、南至真意池、西通文源馆。扼翠亭在十一曲桥中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上复青瓦,由钟正修书匾,在亭中可见青龙桥、延龄桥。岸边多植垂柳,间有迎春、香樟等。

扼翠亭


十一曲桥

钟亭位于景区中央,基座占地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平方米。钟亭为六角形,混合结构,红漆水泥柱,重檐翘角,青瓦顶,亭前有石狮一对,苏局仙为亭题额。

钟为元代古刹福泉寺旧物,明隆庆五年(1571年)铸,“文革”期间钟架被毁,钟被弃于庭院,1983年建此亭置钟,1985年县人民政府定古钟为县级保护文物。

钟体呈喇叭花状,高1.62米,钟口围3.4米,重1600公斤。钟身铸有图6幅和铭文2056字,其祈词为:“金声一震,虎啸龙吟,皇风清穆,海道安宁”。古钟安放在亭中央的石座上,石座旁刻有八幅石雕。亭四周植银杏、罗汉松、桂花、香樟。

大明隆庆五年(1571年)铸造的青铜巨钟坐落在南汇古钟园中心景区内,该钟钟口直径1.1米,高1.62米,钟身周长2.8米,重1.6吨。

观潮阁(起凤台)是位于古钟园东出入口内的门厅,花格门窗,面积35.3平方米。前有石坪台挑出水面。镜亭位于景区西端,与起凤台遥遥相对。亭为方形,混合结构,青瓦顶,翘角,由夏炎先题匾。亭西面有墙,东设博古架,北接木香棚架通向朴养斋。朴养斋位于文源馆景区中部,砖木结构,此斋专供盆景展出用,斋外系露天展区。
前一篇:川沙新镇中市街66弄王文魁旧宅
后一篇:浦东钱仓路316号吴氏住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