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路720号上海食品一店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南京东路720号原称新新公司,该楼建成于民国14年,由匈牙利商鸿达洋行设计,上海鸿宝建筑公司承建。大楼坐北朝南,占地428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30平方米,高30余米,建筑风格属折衷主义。沿南京路一面中部顶层有方形2层空心塔座原有尖顶塔,东南角和西南角顶层各建有塔座。6层楼面高处挑出沿建筑周边的统长阳台,饰以铁栏杆。它和2楼周边的水平腰线一起构成简洁大方又富有变化的建筑立面。

该楼的后部一直延伸到天津路,用作新新旅馆、新新美发厅等,正门在贵州路上。与上个世纪20年代经济衰退有关,建筑外貌不尚浮华,处理简洁,立面都是直线条,方柱、门窗长方形,只在二楼有水平腰线。30年代开辟骑楼走廊,以解决南京路人流的问题。底层多门,有4处侧门3处角门。

在南京路“四大公司”中,上海新新公司是开业的第三家,实际上它是从最先开张的先施公司分裂出来重新开办的公司。上海新新公司的开办有一段故事。先施公司开业第五年,股东内部产生矛盾,经理刘锡基与一些高级职员集资50万元打算重开一家中型百货公司。这件事被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总经理简照南得知,愿意支持开办成大型百货公司。不料简病故,刘等找到广东银行总经理集资300万元,其中华侨资金占60%,选择了先施公司西邻至贵州路的一块属哈同洋行的地皮,总共5.33亩。

当年哈同洋行租给永安公司的租金只有每年5万两,而由于几年间上海地价飞涨,开给刘锡基等的租金为每年8万两。刘不得不数次招股。1925年大楼竣工,1926年1月23日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放鞭炮开张。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公司起了一个完全国粹化的名字。根据《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取名“新新公司”。新新公司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先天不足,在四大公司中居于末位。但该公司开业后,经营上也动了很多脑筋。他们发明了“猜豆得奖”、“当场摸奖”、和“房屋奖券”招徕顾客。

1952年,新新公司歇业。1954年“上海第一食品”成立。经过近70年的传承与发展,“上海第一食品”品牌深得广大消费者信任和喜爱,成为承载了一代上海人心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温暖记忆。从1925年到2022年,如今的新新公司大楼更像是一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长者,将继续陪伴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践行下一个百年之约!


西南侧

西南角

正西侧

食品一店贵州路82号边门。员工入口

西北角楼高出三层。

正北楼四层高,2、3层楼面外挑沿建筑统长阳台,饰以铁栏杆。

北侧2、3层楼面外挑沿建筑统长阳台,饰以铁栏杆。

阳台铁栏杆。


窗外阳台

东北角楼

东北角

正东侧

东南角

食品一店6层大楼,商铺营业仅三层,办公仓库占了不少用房。

上塔座先上铁制楼梯。

上塔座的铁制环形楼梯。

上塔座的铁制环形楼梯。

塔座

角上小塔座。

食品一店中部顶层有方形2层空心塔座,东南角和西南角顶层各建有塔座。

原新新公司中部顶层有方形4层空心塔座,原有尖顶塔。因结构问题49年被拆除,现仅存下部两层塔座。2012年修缮时也因结构问题最终放弃修复。

食品一店西侧是帐子公司也叫过床上用品商店。

十里南京路

食品一店对面现在是新雅粤菜馆。

上海新新公司的五楼还曾设过广播电台,它是我国最早的商办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7年3月18日首次广播,每天播6小时,介绍公司的各种商品。戏剧节目主要是转播屋顶花园游艺场演出的京剧、广东戏、滑稽剧。常请上海新闻人王晓籁、袁履登等致词。名角、名票也经常到此演出。电台在新都大厅内,围以玻璃,又称“玻璃电台”,后遭火灾,抗战胜利后重建,所以改叫“凯旋电台”。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前夕,解放军进入了南京路,新新公司内的中共地下党员利用该电台,用普通话向上海人民广播: “我们上海人民解放了!亲爱的同胞们,上海人民保安队播音开始!人民解放军已来到南京路!”新新公司内的中共地下党员还利用该电台首先播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革命歌曲,可以说,上海解放的第一声便是从新新公司发出的。

当时全楼分成两部分,朝南京路的7层楼结构中,从地面到三层是百货商店,设有28个销售部;第四层是公司办公室;第五层是水火保险部、总进货间、散货仓;六层有新新游乐场,附设绿宝、新都、新声、新新等多家大小剧场戏院、大型舞厅和音乐厅,音乐厅可容纳千人;七层最高处为万象餐厅,供应粤菜,还设有新新茶室,专卖西点及饮料等,顾客逛累了可作在茶室眺望斜对面永安公司塔楼和南京路街景。

该楼的后部一直延伸到天津路,用作新新旅馆、新新美发厅等,正门在贵州路上。与上个世纪20年代经济衰退有关,建筑外貌不尚浮华,处理简洁,立面都是直线条,方柱、门窗长方形,只在二楼有水平腰线。30年代开辟骑楼走廊,以解决南京路人流的问题。底层多门,有4处侧门3处角门。

在南京路“四大公司”中,上海新新公司是开业的第三家,实际上它是从最先开张的先施公司分裂出来重新开办的公司。上海新新公司的开办有一段故事。先施公司开业第五年,股东内部产生矛盾,经理刘锡基与一些高级职员集资50万元打算重开一家中型百货公司。这件事被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总经理简照南得知,愿意支持开办成大型百货公司。不料简病故,刘等找到广东银行总经理集资300万元,其中华侨资金占60%,选择了先施公司西邻至贵州路的一块属哈同洋行的地皮,总共5.33亩。

当年哈同洋行租给永安公司的租金只有每年5万两,而由于几年间上海地价飞涨,开给刘锡基等的租金为每年8万两。刘不得不数次招股。1925年大楼竣工,1926年1月23日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放鞭炮开张。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公司起了一个完全国粹化的名字。根据《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取名“新新公司”。新新公司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先天不足,在四大公司中居于末位。但该公司开业后,经营上也动了很多脑筋。他们发明了“猜豆得奖”、“当场摸奖”、和“房屋奖券”招徕顾客。

1952年,新新公司歇业。1954年“上海第一食品”成立。经过近70年的传承与发展,“上海第一食品”品牌深得广大消费者信任和喜爱,成为承载了一代上海人心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温暖记忆。从1925年到2022年,如今的新新公司大楼更像是一位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长者,将继续陪伴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践行下一个百年之约!

食品一店招牌

西南侧

西南角

正西侧

食品一店贵州路82号边门。员工入口

西北角楼高出三层。

正北楼四层高,2、3层楼面外挑沿建筑统长阳台,饰以铁栏杆。

北侧2、3层楼面外挑沿建筑统长阳台,饰以铁栏杆。

阳台铁栏杆。


窗外阳台

东北角楼

东北角

正东侧

东南角

食品一店6层大楼,商铺营业仅三层,办公仓库占了不少用房。

上塔座先上铁制楼梯。

上塔座的铁制环形楼梯。

上塔座的铁制环形楼梯。

塔座

角上小塔座。

食品一店中部顶层有方形2层空心塔座,东南角和西南角顶层各建有塔座。

原新新公司中部顶层有方形4层空心塔座,原有尖顶塔。因结构问题49年被拆除,现仅存下部两层塔座。2012年修缮时也因结构问题最终放弃修复。

食品一店西侧是帐子公司也叫过床上用品商店。

十里南京路

食品一店对面现在是新雅粤菜馆。

上海新新公司的五楼还曾设过广播电台,它是我国最早的商办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7年3月18日首次广播,每天播6小时,介绍公司的各种商品。戏剧节目主要是转播屋顶花园游艺场演出的京剧、广东戏、滑稽剧。常请上海新闻人王晓籁、袁履登等致词。名角、名票也经常到此演出。电台在新都大厅内,围以玻璃,又称“玻璃电台”,后遭火灾,抗战胜利后重建,所以改叫“凯旋电台”。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前夕,解放军进入了南京路,新新公司内的中共地下党员利用该电台,用普通话向上海人民广播: “我们上海人民解放了!亲爱的同胞们,上海人民保安队播音开始!人民解放军已来到南京路!”新新公司内的中共地下党员还利用该电台首先播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和革命歌曲,可以说,上海解放的第一声便是从新新公司发出的。
前一篇:嘉兴路上历史住宅
后一篇: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