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路78弄养慈坊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养慈坊位于虹口区提篮桥片区西北部,养慈坊在岳州路有78弄和68弄,砖木二层石库门里弄,建于20世纪30年代,里弄原有石库门建筑约90余户,现存建筑30户,占地1940平方米,保存状况尚可。养慈坊系英商爱尔德洋行房产,弄内多为工人租住和小型工厂租用,以翻砂厂、铁铺和机件厂居多。
岳州路西起通州路,东至安国路。长1030米,宽5.7~16.0米,车行道宽5.7~10.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筑,以湖南岳阳古称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岳州路高阳路有悠久历史的继光中学。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岳州路78弄 |
养慈坊 |
旧式里弄 |
1936年 |
砖木二层 |
29幢 |
1940平方米 |

岳州路78弄养慈坊弄口

岳州路78弄养慈坊弄内

住宅清水青砖立面

养慈坊21号,为袁林江、薛阿根寓所。袁林江为崇明人士,薛阿根为江阴人,二人生卒生平不详,自家乡来沪后,两人伙同他人于1939年9月30日抢劫周家嘴路15弄一肉店收账员,获得财物四百余元,而后被立案调查,并最终于同年10月17号抓捕归案,并在其家中搜出手枪一支,子弹三颗。养慈坊25号,为朱才宝寓所。朱才宝,江阴人,生平不详,为袁林江、薛阿根劫案同伙,于1939年10月17日与袁林江等人一并落网。

养慈坊27号,为杨小昌寓所。杨小昌,宁波人士,生平不详,育有一子,名杨祖元。彼时有一人名姚宝山,因失业流落至虹口地界,与拐匪为伍。1936年3月4日下午,姚宝山见杨小昌之子杨祖元在附近空地玩耍,看街头艺人变戏法时被其他孩童撞到,啼哭不止,便趁机将其拐走,并交给同党沈锡芝,准备出售事宜,但被杨小昌看见,遂质问姚宝山,姚宝山谎称要将小孩送回母亲身边,言语间支支吾吾,无法自圆其说,随即被擒,扭送嘉兴路巡捕房,沈锡芝则借机逃走。后经第一特区法院审理查明,此人在1935年9月至1936年2月间,伙同沈锡芝等人在虹口、南市等地以十元大洋的价格拐卖三个儿童,年龄均为四岁左右,最终法院判决姚宝山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养慈坊十三号,是一处值得人们铭记的地方。1935年,有一姚姓青年联合几位热爱社会服务的朋友,在这里创立了上海义务流通图书馆,以便利周边地区的读者。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流通图书馆与普通的图书馆不同,其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这类图书馆的业务重点在图书的流通,不以收藏、保存资料为己任,它通常由私人投资兴建、以读者借书缴纳的租金盈利。首家流通图书馆由苏格兰诗人朗姆西于1726年在爱丁堡建立,此后流通图书馆在英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历经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鼎盛不衰,出现了布兹、穆迪、史密斯、时代图书俱乐部、陆海军图书馆等影响巨大的流通图书馆,直至20世纪7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最早的流通图书馆是于1932年12月创设的申报流通图书馆,位于南京东路大陆商场,由李公朴出任馆长,高峰时有藏书近三万册,读者七千余人。

前一篇:霍山路231弄70号
后一篇:嘉兴路304弄瑞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