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2023-12-28 20:56:40)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图片

杂谈

中州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原为华童公学、汉壁礼男校、光华大厦大学附中。建于 1925年,建筑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建筑平面布局和形体简洁,立面构图整齐,横向为三段式构图,方形窗,双坡黑瓦屋顶,室内走廊有半圆形拱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华童公学旧址】中州路102号。该址原为英人汉璧礼学堂,后更名为华童公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毁于炮火。1938年重建。抗战胜利后,先为国立商学院,后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1952年即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使用。1997年华东师大一附中高初中分离,华东师大一附初中成立,现名为新华初级中学。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新华初级中学脱胎于原初中部。从1997年原“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揭牌起,学校先走公办民助(即转制办学)之路,2005年再由公办转制改为纯民办,2014年又接受虹口区教育局的委托,托管了公办的新“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原华童公学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托马斯·汉璧礼(Tomas Hambury 1832~1907),英国商人。1853年来华,在上海与人合开宝威汉壁礼洋行,经营房地产致富。1865年当选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对公共事业十分关注。清同治八年(1869年)英人尤来旬女士在虹口创办尤来旬学校,专收外侨子女入学。托马斯·汉璧礼捐资为学校设立教育基金委员会。1882年,提出以只收欧亚混血儿及以其名字命名为条件,将所办学校赠给工部局,工部局以还不具备接收条件为由予以回绝,但开始对该学校实行年度资助。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1889年,将欧亚混血儿学校与新成立的儿童之家合并,成立汉璧礼蒙养学堂。189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接收该学堂,改为汉璧礼公学,成为工部局第一所局立公学。1891年,又在蓬路为该校修建新校舍(今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处)。而该校学生也从欧亚混血儿扩大至多个国籍的贫困儿童。1893年曾回上海,捐助5000两给慈善机关,工部局因此以其名字命名虹口一条马路为汉璧礼路(今汉阳路)。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汉壁礼蒙童养学堂与“圣芳济学院”一墙之隔。该校为扩大规模还一度迁入中州路102号(现华师大一附中所在地)。太平洋战争,日本占领上海后,洋人名字消失。塘沽路原址解放后改名为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2005年此处校址并入北虹中学。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衡水路上学校立面。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俯视学校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室内走廊有半圆形拱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学校体操房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学校全景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