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二路186弄怡安里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怡安里建于1929年的新式里弄住宅。位于石门二路山海关路西南角,北邻育才中学,西靠新建的自然博物馆。是一栋双开间的石库门住宅。南侧还有一栋致和里里弄住宅。

里弄住宅先经过过街楼。



怡安里15号、17号二幢相邻的双开间住宅。

怡安里21号,黑漆大门上面是镂空门洞,这样透光,通风。

怡安里19号与21号住宅。

怡安里21号

南厢房立面设有铁艺护栏的阳台,拱形西式落地长窗。







弄堂口这家中国邮政(石门二路支局),40年代叫中正北二路邮政局。现在邮政功能局大部分被“快递”取代。


育才初级中学是育才中学的百年延续,其前身为创办于1901年的育才书社,1912年9月2日,学校改归工部局办理,更名育才公学,1941年,学校更名为上海特别市立育才中学。1998年,学校高中部迁址嘉定区马陆镇,确定校名为上海市育才中学,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1999年8月,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于育才中学原址山海关路445号正式挂牌。

育才公学系由英籍犹太商人嘉道理所出资创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在凤阳路开设了育才书社。清宣统二年(1910),出资白银四万五千两在山海关路和卡德路交界处购地十亩,建造三层教学楼一幢和一个操场,于民国元年(1912)迁入。学校更名为“工部局立育才公学”,归工部局管理,即今日育才中学的前身。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6945190000010
育才公学旧址 民国 石门二路街道。

育才公学旧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共三层,高15.8米。整幢楼坐北朝南、布局对称,平面呈“H”型,英国教学楼式建筑。上部双坡屋顶,覆盖红色机平瓦。开双坡老虎窗。白色水泥砂浆外墙。建筑中央区域为教学区,原有教室十五间,两旁为办公区域,分别设有扶梯可通二层。

教学区南立面底楼有公共长廊,方便学生上下课出入,并带有砖砌的柱子。二三楼南侧长廊则有宝瓶式水泥扶栏。东、西、北立面也各设有出入口,塔斯干柱子装饰,上为圆形拱券。北立面二楼、三楼中间有女儿带。窗楣、窗檐形式多样,窗套、隅角用红砖齿形线角做了外立面装饰。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石门二路186弄 |
怡安里 |
|
1929年
|
砖木二层
|
16幢 |
2740平方米 |

里弄住宅先经过过街楼。



怡安里15号、17号二幢相邻的双开间住宅。

怡安里21号,黑漆大门上面是镂空门洞,这样透光,通风。

怡安里19号与21号住宅。

怡安里21号

南厢房立面设有铁艺护栏的阳台,拱形西式落地长窗。







弄堂口这家中国邮政(石门二路支局),40年代叫中正北二路邮政局。现在邮政功能局大部分被“快递”取代。


育才初级中学是育才中学的百年延续,其前身为创办于1901年的育才书社,1912年9月2日,学校改归工部局办理,更名育才公学,1941年,学校更名为上海特别市立育才中学。1998年,学校高中部迁址嘉定区马陆镇,确定校名为上海市育才中学,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1999年8月,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于育才中学原址山海关路445号正式挂牌。

育才公学系由英籍犹太商人嘉道理所出资创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在凤阳路开设了育才书社。清宣统二年(1910),出资白银四万五千两在山海关路和卡德路交界处购地十亩,建造三层教学楼一幢和一个操场,于民国元年(1912)迁入。学校更名为“工部局立育才公学”,归工部局管理,即今日育才中学的前身。

山海关路445号育才初级中学,为典型的西式教学大楼,风格典雅、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育才公学旧址教学楼为砖木结构,共三层,高15.8米。整幢楼坐北朝南、布局对称,平面呈“H”型,英国教学楼式建筑。上部双坡屋顶,覆盖红色机平瓦。开双坡老虎窗。白色水泥砂浆外墙。建筑中央区域为教学区,原有教室十五间,两旁为办公区域,分别设有扶梯可通二层。

教学区南立面底楼有公共长廊,方便学生上下课出入,并带有砖砌的柱子。二三楼南侧长廊则有宝瓶式水泥扶栏。东、西、北立面也各设有出入口,塔斯干柱子装饰,上为圆形拱券。北立面二楼、三楼中间有女儿带。窗楣、窗檐形式多样,窗套、隅角用红砖齿形线角做了外立面装饰。
前一篇:石门一路41、49号新华里
后一篇:石门二路170弄致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