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路175弄来斯南村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五原路175弄在湖南路街道中部,即来斯南村(近乌鲁木齐中路)。占地746.67平方米。现有居民26户,73人,属五原居委会。新式里弄。1938年包姓租地建造,分宅出售。原名来斯南村,因在北面安福路上,已有“来斯别业”新里存在,故名“来斯南村”,以示区别。共有砖木结构假三层楼房7幛(1~7号),因限于土地面积,造型较小,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五原路175弄来斯南村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五原路175弄 |
来斯南村 |
新式里弄 |
1938年 |
砖木三层 |
7幢 |
1075平方米 |
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汉族,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建国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去世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