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路587弄原慈安里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宁波路587弄慈安里,是南京路周围仅存的哈同产业,浙江中路慈庆里.慈德里不见了,金华路7弄慈兴里也拆了,云南中路慈和里和慈淑里也拆了,广西北路慈和里,九江路慈觉里全没了。哈同的干儿子罗友兰,证实军阀徐世昌、曹锟封哈同妻子为“慈惠夫人”、“慈淑夫人”后,哈同所有房产都改成了“慈”字当头。半个南京路都是哈同家族房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宁波路587弄 | 慈安里 | 旧式里弄 |
1931年 |
砖木二层 | 6幢 |
1318平方米 |

宁波路587弄原名慈安里,是二十世纪初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哈同在1931年建造,砖木结构,总面积为1318平方米,由弄内三排石库门里弄住宅和周边一圈底层为沿街商铺的里弄住宅组成。




南京路上好八连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8连。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该连于1949年6月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全连干部战士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连队连着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传承一种精神。习主席在一个重要场合明确指出,“‘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陈喜、赵大大、童阿男等一个个剧中人物形象,讲述的连队用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他们转变成长的过程,教育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1952年由抗美援朝归国骨干抽组而成,1982年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自1998年起,中队官兵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毗邻驻地的党的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党史,累计讲解7.6万余场次、听众450余万人次。中队全面建设过硬,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11次、三等功19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奖励17项,2021年被确定为“学党史铸忠诚的模范中队”全国典型。
前一篇:天津路478弄德仁里
后一篇:平望街上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