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路上历史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福建南路在黄浦区南部。南接福建中路延安东路,北至人民路。长370米,宽14.5~20.0米,车行道宽9.2~12.0米。清同治二年(1863年)筑,名杜浪路(Rue
Tourane)。同治十一年称图雷纳路。光绪二年(1876年)改名郑家木桥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永泰路。民国35年因位于福建路南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卜邻里——金陵东路389弄,弄的正面通道与金陵东路(即法大马路)相连接,弄口“金陵东路389弄”的门牌号已掉落不见,弄口筑有栅门,晨启夜闭,这是上海石库门里弄的惯例做法。从现况来看,整个卜邻里南北向不过六十来米,东西向三十米不到。

有石库门老房子八幢,入住着18户居民,门牌号分别是金陵东路389弄1号—18号;8幢房子按东、西两排并列,每排由南到北依次分布四幢;每幢都是联排石库门建筑形式,整体结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围合封闭,又有欧式建筑的联排和阳台;既有中式的黑漆封闭大门,又有西式的门楣石雕。

从建筑构件来看,这些石库门采用的是清代老石库门通常使用的石料门框,而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新式石库门的清水砖门框;但从外墙立面来看,用的却是新式石库门特有的红砖墙面和石灰勾缝工艺,而非旧式石库门的白灰粉刷外墙,加上世博会期间政府对建筑的外墙进行了修饰,所以从外观上看,

卜邻里——金陵东路389弄,弄的正面通道与金陵东路(即法大马路)相连接,弄口“金陵东路389弄”的门牌号已掉落不见,弄口筑有栅门,晨启夜闭,这是上海石库门里弄的惯例做法。从现况来看,整个卜邻里南北向不过六十来米,东西向三十米不到。

有石库门老房子八幢,入住着18户居民,门牌号分别是金陵东路389弄1号—18号;8幢房子按东、西两排并列,每排由南到北依次分布四幢;每幢都是联排石库门建筑形式,整体结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围合封闭,又有欧式建筑的联排和阳台;既有中式的黑漆封闭大门,又有西式的门楣石雕。

从建筑构件来看,这些石库门采用的是清代老石库门通常使用的石料门框,而非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新式石库门的清水砖门框;但从外墙立面来看,用的却是新式石库门特有的红砖墙面和石灰勾缝工艺,而非旧式石库门的白灰粉刷外墙,加上世博会期间政府对建筑的外墙进行了修饰,所以从外观上看,
“老共舞台”位于法租界大马路(今金陵东路)卜邻里,京剧艺人王鸿寿筹资创办。1910年,法租界郑家木桥路新舞台分院开业,新舞台分院又称新剧场,砖木结构,设座700余座。次年建成转台,改称群舞台,聘群仙、吉庆两班演出。1913由青帮大亨黄金荣接手,先称天声舞台,继改名共舞台。文武花旦小金铃、花旦张文艳、北京女伶王克琴、邦子坤伶小香水都曾在此走红。后让与京剧艺人吕月樵,改称沪杭共舞台。1917年复归黄金荣,易名沪江共舞台。1923年12月,梅兰芳、王凤卿、言菊朋、陈彦衡等在此登台。1929年后,法界共舞台及附近的卜邻里旧里弄住宅地产,被新沙逊洋行收买,重建为新“卜邻里”里弄住宅(今福建南路132弄、156弄及金陵东路389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