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俞家弄里历史民居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旅游图片 |
分类: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俞家弄位于老城厢小南门,1840年设立的地名。东起中华路,西至至光启南路(1954年延伸至凝和路)。片弹街路面。以俞文荣之族居于此故名。属居民区。据记载,俞文荣,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殿试金榜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长芦盐运使。俞家弄里,曾有革命烈士王孝和的家以及著名中国集邮家叶颂蕃的祖宅。

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有700年。《上海县志》卷三十一·八记载:“甯海禅院在永兴桥南,本名五府庙,康熙间改三官堂,乾隆三十六年易今名,并建内殿,咸丰四年寇毁,七年重建。寺门外有古银杏一株,相传阖邑攸关,康熙间,有议伐者,张锡怿捐资保留,世为张氏物。”

俞家弄永泰街
永泰街 乔家路至中华路。长145公尺,宽6.7公尺,片弹街路面。有千年银杏一棵(区级保护文物)。属居民区。(有历史记载是三国时就有银杏)

俞家弄71号门楣花纹精美。这是一栋三层小楼,在门口东侧隐约可见“颐寿堂”字样,刻蚀已经风化。
俞家弄81号83号懋德里,

俞家弄光启南路西望,50年代初期为顾家弄。关炯之的老宅也在俞家弄193号。他作为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在1905年审理“大闹会审公廨”案中,不顾外国陪审员干涉,认定中国人无罪;1925年五卅惨案中释放爱国学生,赢得了国人的拥戴。我国著名大居士、书法家赵朴初小时候也曾经住过俞家弄193号。赵朴初的母亲与关炯之的姐姐是互认的姐妹,赵朴初喊关炯之为大舅。1920年,赵朴初离开家乡到上海,时年13岁,就一直住在关家,直到1949年。俞家弄还住过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于光远1915生于上海顾家弄,直到12岁离开上海去北京。

俞家弄193号(原顾家弄25号)近代中国大实业家、上海近现代市政建设的奠基人陆伯鸿出生于此。清代,陆氏家族从徐光启后人的手中购下了这幢宅院,改建后取名为“陆敬德堂”。
陆伯鸿(1875年3月一1937年12月30日),原名陆熙顺,上海南市人氏,生于光绪二年(1875),卒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近代中国知名实业家、慈善家、天主教人士,并且是上海法租界首位华人公董之一。

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有700年。《上海县志》卷三十一·八记载:“甯海禅院在永兴桥南,本名五府庙,康熙间改三官堂,乾隆三十六年易今名,并建内殿,咸丰四年寇毁,七年重建。寺门外有古银杏一株,相传阖邑攸关,康熙间,有议伐者,张锡怿捐资保留,世为张氏物。”

俞家弄永泰街
永泰街 乔家路至中华路。长145公尺,宽6.7公尺,片弹街路面。有千年银杏一棵(区级保护文物)。属居民区。(有历史记载是三国时就有银杏)

俞家弄71号门楣花纹精美。这是一栋三层小楼,在门口东侧隐约可见“颐寿堂”字样,刻蚀已经风化。
王孝和烈士的二女儿王佩民多次说起,1948年9月30日,王孝和在提篮桥监狱英勇就义后,过了半年多时间,上海解放了。由于当时南市发电厂有个电力方面的职业培训班,她的母亲想学点电力知识,于是就离开了杨浦海州路来到了乔家路,租借了俞家弄71号的房子居住。王佩民一直居住到1968年搬离该居处。

俞家弄81号83号懋德里,
俞家弄107号叶颂蕃祖宅,后人也一直居住在这个地方,直到动迁。叶颂蕃是上海的神州邮票研究会与中华邮票会两个集邮团体的创始人之一。

俞家弄光启南路西望,50年代初期为顾家弄。关炯之的老宅也在俞家弄193号。他作为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在1905年审理“大闹会审公廨”案中,不顾外国陪审员干涉,认定中国人无罪;1925年五卅惨案中释放爱国学生,赢得了国人的拥戴。我国著名大居士、书法家赵朴初小时候也曾经住过俞家弄193号。赵朴初的母亲与关炯之的姐姐是互认的姐妹,赵朴初喊关炯之为大舅。1920年,赵朴初离开家乡到上海,时年13岁,就一直住在关家,直到1949年。俞家弄还住过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于光远1915生于上海顾家弄,直到12岁离开上海去北京。

俞家弄181号、183号。(原顾家弄10几号)

俞家弄193号(原顾家弄25号)近代中国大实业家、上海近现代市政建设的奠基人陆伯鸿出生于此。清代,陆氏家族从徐光启后人的手中购下了这幢宅院,改建后取名为“陆敬德堂”。

曾任闸北水电公司、上海华商电气公司、大通仁记航业公司、和兴码头堆栈公司等董事兼总经理、新和兴铁厂董事长、浦东电气公司、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董事、上海普慈疗养院、圣心医院院长、新普育堂主任、上海市航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中国航业合作社理事、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
俞家弄(原顾家弄)
俞家弄(原顾家弄)西至凝和路结束。
1947年的行路图是顾家弄。顾家弄西至凝和路结束。



前一篇:老城厢先棉祠(北)街民宅
后一篇:老城厢梧桐路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