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2022-10-22 12:01:02)
标签:

文化

历史

图片

杂谈

旅游

分类: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金陵东路8号原雷米洋行,1912年建成完工,砖木结构,是一幢四层砖木结构体系大楼,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哥特复兴,折衷主义风格。南立面中部入口装饰精美,二层为连续尖券窗洞,券壁内向斜凹,窗上有三叶型花饰,窗间柱头装饰复杂。三层窗檐部装饰简洁,窗楣为阶梯型。东侧立面为青砖墙面,红砖嵌饰。入口大门为木制,有特色,整个立面纹饰丰富精美。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原名利名洋行由法国商人雷米创建于1848年,故称雷米洋行,经销茶叶、瓷器、丝绸和纸张等等。法国将军蒙托邦塔及其参谋部因和雷米是同乡,曾使用过雷米寓所。雷米洋行是上海开埠以来第一家法国洋行。1934年停止在沪业务。建国后长期来民居住宅。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2005年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1848年,法国人紧随英国人也来到了上海,法国商人雷米希望买下老城厢东北角的一块荒地,雷米租借的区域有12亩,上面建着46间平房,堆着100多具棺材,还有六七棵矮树和两间公厕。这个地方被形容为是“一个布满沼泽和坟地的荒僻的地方”。当时的上海人还嘲笑过法国人,觉得洋鬼子果然是鬼子,连选的地方都是鬼住的。结果,这些上海人开出了什么样的价格才能接受动迁呢?地皮每亩300两,房子每间100两,每具棺材移出50两,矮树200两,公厕400两!这个有点趁火打劫式的开价,怎么可能让法国人接受。法国方面只好求上海政府去强拆。当然,最后法国人还是得逞了。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法国人租地要求迅速得到满足,1849年1月8日,上海道台颁发给法国商人雷米一份地契,这是法侨在上海获得的第一块“永租”土地合同。雷米在洋泾浜南岸租得一块土地,建设起自己洋行。1861年,他娶了敏体尼领事的一个女儿为妻。他在上海法租界的生意做大了,做房产生意,还做生丝和军火生意。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金陵东路雷米洋行旧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