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路203号漕溪公园

标签:
文化历史杂谈图片旅游 |
分类: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漕溪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路203号,西临漕溪路,东近漕东支路,南靠漕东三路,截至1995年,漕溪公园全园面积3.6万平方米,漕溪公园于1958年10月开放,并定名为漕溪公园;于1984年进行扩建改造。公园景色旖旎,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廊水榭,古朴典雅,奇峰异石,随处可见,花草树木,随景而种。全园树木70种花1590株,南园以牡丹、芍药为主,北园则以桂花、蜡梅为主。植物随景栽植,室内陈盆景、池中栽植荷花、山旁种腊梅、亭侧植木犀、路边布修竹,各尽所宜。

漕溪公园门楼为原墓园建筑,面朝西,占地120平方米。门楼为混合结构,重檐翘角,绿色琉璃瓦结顶。第二层南北边是阳台,中为三开间,前后有雕花长窗。门楼造型美观大方,气势不凡,是公园的一景。

门楼内侧中为三开间雕花长窗。门楼造型美观大方,气势不凡,是公园的一景。漕溪公园的南半部原来是纱布商曹钟煌家族的墓地,又称曹家花园。建于民国20年(1931年),并于民国24年(1935年)落成。抗日战争时期,该园为日军盘踞,园内建筑物及花草树木损坏严重。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行修葺,曾一度打算售票开放,但未成事实。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驻园内,园景又一次受到破坏。上海解放后园内因长期无人管理,更加荒芜。1957年5月29日,上海市规划局行文确定该处土地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辟为公园,为此,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拨款进行全面整修。1958年10月,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漕溪公园。
意外在公园里看到,五二零运动:1947年5月20日,华北、宁沪等地学生分别在北平、天津、南京和上海等地举行了大游行-----

漕溪公园西北部有一座大假山,高约15米,占地2700平方米左右,山洞曲折深奥。

漕溪公园临池架桥中间,建有一只六角倚望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攒尖顶。亭东门通向八角龟亭,西门通园大门。园北部建有宫殿式大厅一座,是园内主要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厅为七开间,混合结构,绿色琉璃瓦结顶,四面飞檐翘角,厅内画栋雕梁,四周有2米宽的回廊,廊外点缀花木山石,布置精巧。
亭子的对联为现代人所写,与亭子和石牌毫无关系。上联是“今人远胜故人改造湖山千载会”,下联是
八角龟亭背侧,

“寿”字背面是文字介绍。石牌上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牌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性好水,故立地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鐶;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闲,故立于门铺首。”

牡丹园位于漕溪公园东南,占地约744平方米,东部有一个面积18平方米的梅花形的花坛,坛中有百年牡丹多株,其中一株逾120年,均系嫁接而成,花期长达月余,花朵逾百。花坛东面一株百年紫薇高约3米,枝杆粗壮,虬曲苍劲,姿态婆娑。西面是一组花坛群,从北到南排列着三个大型花坛;北面为长方形,面积282平方米;中间为椭圆形,面积153平方米;南面为圆形,面积约50平方米。

“寿”字背面是文字介绍。石牌上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牌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性好水,故立地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鐶;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闲,故立于门铺首。”

牡丹园位于漕溪公园东南,占地约744平方米,东部有一个面积18平方米的梅花形的花坛,坛中有百年牡丹多株,其中一株逾120年,均系嫁接而成,花期长达月余,花朵逾百。花坛东面一株百年紫薇高约3米,枝杆粗壮,虬曲苍劲,姿态婆娑。西面是一组花坛群,从北到南排列着三个大型花坛;北面为长方形,面积282平方米;中间为椭圆形,面积153平方米;南面为圆形,面积约50平方米。

花坛以扁铁栏栅做边,坛内丛植多品种牡丹,并间植海棠、茶花、含笑、紫薇、郁李、石斑木、金雀、红枫、罗汉松、石楠。花坛中均有太湖石峰,其中一座底高1.3米,石峰高3米,从一个固定的角度看,酷似维纳斯塑像,游人都以此为背景摄影。

游廊位于漕溪公园牡丹园中部,长54米,混合结构,平顶,顶四周出檐处铺盖菊红色平瓦;廊东侧为砌有各种形状花格窗的漏空墙,西侧廊柱间设石凳供游人休憩。


湖光亭

漕溪公园中部设有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园池,环池用太湖石叠成十二峰,形似十二生肖在观鱼赏荷,形态各异。

漕溪公园一座湖心亭三曲桥,桥下小池形如元宝,游鱼戏水池中。大假山周围植蚊母树、香樟、女贞、龙柏、茶花、桂花、瓜子黄杨等,前后一片浓绿。
沪闵路高架桥是上世纪90年代产物。
前一篇:丹徒路上历史建筑
后一篇:东江湾路300弄黄渡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