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2021-12-06 20:05:58)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尊德里位于浙江中路北端的厦门路,新式石库门里弄弄道一般比老式石库门弄道宽,里弄规模也较前扩大。厦门路136弄(尊德里),有房屋138幢,民国19年建,沿街为3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弄内是混合结构的2层石库门房屋。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厦门路136弄 尊德里 石库门里弄 1928年 砖混二、三层 138幢 27020平方米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这一 大片房产,一百多年前是湖州丝商刘安澜的产业,当时称贻德里。1928年贻德里旧房被拆除重新翻造,1930年全部竣工,命名为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1949年以前,尊德里沿街都是商店,其中以铁号居多。弄内有许多行号,如元丰柴油行、金星文具公司、裕成贸易公司等。由于当时房屋较新,主弄宽阔,可并行两部汽车,又距离闹市南京路较近,交通方便,工商业者迁入较多。其他居民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医生、律师、职员等。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尊德里东临浙江路,后通苏州河,在当时的英租界内,即便以今天房地产 商的眼光来看,其地段、规模也属上乘。 除了尊德里,在上海的南京路、北京东路、陕西南路等处,刘家都有大片的房 产。仅其中一房,每年的房租收入便达5 万多银元。那么湖州的丝商是从什么时候 开始,把经营的目光转向房地产的呢?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1860 年,太平天国为了解除清军对南京的包围,出兵杭州,途中进驻了湖州 的南浔。富商们为躲避战乱,纷纷前往上海租界避难。社会的动荡,使上海的经济 生活悄悄发生着变化。1863 日的《北华捷报》上有这样的报道:“逃难的人都纷纷涌进租界,致使租界成为巨大的避难所。”这使得英租界的地价骤然上 从上海档案馆的“第一道契”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埠时的英租界840亩,每亩 每年租金1500 文,大约合一两多白银。在民间,初期每亩土地押租,一般地段只 要银三四十两。可到了1849 年,某法商租地就花了每亩130 两;到1857 界均价涨到每亩642两,又上涨了四倍。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到太平军临近时,一路上扬的地价更是节 节攀升。但战乱过后,避难人潮退去,致使大批房屋空置,租界地价又急剧回落。 这时湖州的丝商们因为经营蚕丝业而致富,租界的地产正好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尊德里弄内建筑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建筑外墙水泥砂浆粉刷饰面,立面装饰少,主入口大门没有做成传统石库门的形式,只是在门头上饰有石雕门楣。外墙开口较小,天井内的空间也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格子长窗下半部及二层窗下的木制腰墙雕刻有中式装饰图案。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三开间两进住宅的平面构成与传统江南住宅完全一致,每进中心轴是由天井--厅堂--后天井空间序列构成,天井面向东侧总弄开门,但仍然是被围合的。北侧是客堂,楼梯间设置在客堂的后门,之后是后天井和围绕后天井布置的佣人房和厨房。二层与底层基本相同,在厨房上层设置了晒台。后天井与第二进的天井相连,第二进的平面构成与第一进相同。
厦门路浙江中路尊德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