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梦花街东起柳江街,西至中华路。长416公尺,宽3.1~9.8公尺,石片路面。1912年筑。初名梦花楼北街,又名吉庆路(筑路前原有吉庆桥在路的西首,因而得名),后改名梦花街,因梦花楼(在街的东首,原海防同知厅内的望海楼,系斥堠瞭望之处,后以土音转为梦花楼,今废)得名。今沿街除有少数小商店外,基本上属居民区。1976年南市区体育委员会在这里新建“南市游泳池”,该池现为南市区内最大的游泳池。柳江街北起梦花街南至文庙路。长127公尺,宽4.1~4.7公尺,片弹街路面。属居民区。1964年前曾称刘公祠弄。
梦花街3弄与1-3号住宅前门
梦花街3弄4-6号前门与1-3号后面通道。
梦花街民国元年(1912年)筑,因梦花楼得名。曾名梦花楼北街、吉庆路、西昌路、刷布场。
梦花街东起
梦花街二侧北有庄家街南有曹市弄
梦花街北侧13弄近圣坊。左侧(双号)是柳江街住宅(原灵恩小学)
梦花街13弄近圣坊弄道
梦花街29号-35号
梦花街43号及庄家街梦花街西北整治后。
梦花街47号
曹市弄,北起梦花街南至文庙路。长127公尺,宽4~5.9公尺,片弹街路面。原名曹祠弄,解放后以谐音改今名。属居民区。
梦花街北侧是庄家街,庄家街103号维庐。
梦花街65号

梦花街64-72号

梦花街72号

梦花街78弄晋德里,旧式里弄。建于1912年。砖木二层结构。有住宅20幢,建筑面积2724平方米。

梦花街78弄晋德里

梦花街78弄晋德里9号

梦花街78弄晋德里17号18号。

梦花街73弄里侧

梦花街79号朱仲佳住宅,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93平方米,今为区五金交电公司。

上截图于(《新闻报》1935-04-30)

梦花街100号南市游泳池(现文庙北侧部分),于1974年春建成。池全长50米,宽20米,同时建有男女淋浴室730平方米,后改为体操房。1975年建成4500平方米的游泳池,定名“南市游泳池”,属南市体育俱乐部。1991年7月建成3条大型滑道并对外开放。1992年夏又建成长14米宽6米90多平方米的娃娃池,并有2条小型水泥滑梯。两池每场可容纳600人,成为融游泳和娱乐于一体的游乐设施。(来自《上海地方志·南市区志》)游泳池约2000年拆除。

梦花街128号文庙后门,曾经南市体育俱乐部,附游泳池。

梦花街128号文庙后门。

复兴东路静修路114弄1—116号三在里(北门)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静修路114弄1—116号 |
三在里 |
旧式里弄 | 1912年 | 砖木二层 |
|
8842平方米 |

梦花街149-151号希孟庐,正立面朝南沿街。据说是个资本家林桂生的在1930年代建造,他将之命名为“希孟庐”,意思是“希望有一个继承人”。这是二栋住宅的结合体,灰色立面横线条装饰,一栋现代式样,一栋较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式样,是20世纪早期的上海受西方影响的例证之一。

住宅的立面和天花板上有着各样的装饰图案,佛教卐字饰的马赛克拼贴则铺满了地板,意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房檐下,摆放了一堆石狮子,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财富的象征。

文华新村建于1937年的新式里弄,砖木二层住宅,西侧沿曹家街。
地址 |
|
|
建造年份 |
|
房屋 | 建筑面积 |
梦花街163弄1—23号 | 文华新村 | 新式里弄 | 1937年 |
砖木二层 |
23幢 | 2203平方米 |
前一篇:老城厢方浜中路西段
后一篇:老城厢孔家弄历史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