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国务院增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4(含增补)处。
第七批国保单位仍沿用第六批国保单位采用的分类法,其中:
古遗址516处(26.6%)
古墓葬186处(9.6%)
古建筑795处(40.9%)
石窟寺及石刻110处(5.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9处(16.9%)
其他7处(0.4%)
*********************************
古遗址--新增
本篇要目:
|
编号 |
名称 |
时代 |
地址 |
1 | 7-0001-1-001 |
延庆古崖居 |
明以前 |
北京市延庆县 |
2 |
7-0002-1-002 |
四方洞遗址 |
旧石器时代 |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 |
3 |
7-0003-1-003 |
化子洞遗址 | 旧石器时代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 |
4 |
7-0004-1-004 |
孟家泉遗址 | 旧石器时代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 |
5 | 7-0005-1-005 |
筛子绫罗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
6 |
7-0006-1-006 |
三各庄遗址 | 新石器时代 |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 |
7 |
7-0007-1-007 |
哑叭庄遗址 |
新石器时代至东周 |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 |
8 |
7-0008-1-008 |
万军山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 |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 |
9 |
7-0009-1-009 |
庄窠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 |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
10 |
7-0010-1-010 |
三关遗址 |
新石器时代、商、战国 |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
1.延庆古崖居

延庆古崖居,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八达岭长城西北20千米处,是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之一。

延庆古崖居规模庞大、整齐排列,洞窟样式丰富,有单间,有里外套间,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跃层。延庆古崖居的总开凿量有3000—4000立方米,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才能完成

延庆古崖居分成前、中、后三个区域,前沟南、北、东三坡凿有91处,后沟东坡一处凿有26处。洞窟的洞口毗邻,位置错落有序,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类型有居室、储藏室、马厩、议事厅等。房间有单间、两套间、三套间不等,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山体最下层多为马厩,上层为居室,上下层间有阶梯相通。居室结构巧妙,与今天北方民居相似。全部洞窟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

四方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区境内柳河岸边,是河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因洞口呈四方形而得名,四方洞遗址为侏罗纪燕山运动之后逐步发育产生,它的文化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至4万年之间,在此最早出现的人类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属于同一时期。

该遗址系一处洞穴遗址。洞穴生成于奥陶系灰岩山体中,为一构造洞。洞口呈较规则的四方形。西向,高出现柳河水面约3米。洞口高约12米,宽约13米。洞内近入口处宽敞如厅状。向内延伸10米处,洞穴向南、向东分化为两个支洞。南支洞(B洞)较短,于山体背后有一出口,洞内湿冷,没有上状堆积与人类活动遗迹。东北支洞(A洞)被土状堆积充填,堆积从外向内渐次抬升,形成呈12度的倾斜坡面,人可入最深处距洞口约45米。

四方洞旧石器遗址发现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制品。上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主要有石料、人工破碎砾石、石核、石片及石器。上文化层出土的动物遗骨多有轻微石化,除啮齿类头骨、下额骨与鹿类牙齿外,可鉴定的动物种类只有中华鼢鼠和鹿,另有一些鸟类肢骨。下文化层出土的大量动物遗骨,可作鉴定的有啮齿类颌骨、牙齿和食草类牙齿。种类有中华鼢鼠、仓鼠、野兔、鹿、牛、犀牛以及大型猫科食肉类动物。碎骨标本1593件。

2013年5月四方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化子洞遗址

化子洞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党坝镇瀑河东岸的一处高于水面约6.5米的二级台地上,是继四方洞遗址发现之后,承德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化子洞是一处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洞口向北,洞口上部岩石向外凸出约3米,形成一岩厦。

筛子绫罗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下宫村乡筛子绫罗村东20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为100000平方米。1979年考古发现有石器、陶窖、夹砂灰陶等物品,是研究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2013年3月,筛子绫罗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三各庄遗址

三各庄遗址,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七间房乡三各庄村西50米,西距白洋淀50千米,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时代中期(约6000年)遗址

2013年7月,三各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7.哑叭庄遗址

哑叭庄遗址,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哑叭庄村西北1.5公里处,1986年哑叭庄村砖场取土时发现。1989年春1990年夏秋河北省文研所与原沧州地区文保所联合组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不同时期的灰坑130个,水井7眼,墓葬2座,出土1300余件遗址文化层共分四期:龙山文化哑叭庄类型、燕南夏家店下层文化哑叭庄类型、西周文化遗存、东周文化遗存。该遗存距今约4000年。

2013年5月,哑叭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万军山遗址

三关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三关村的一个岗地上,周围地势平坦,西邻三关河;遗址西南距蔚县城约两万米,西北距西合营镇五千米。三关遗址是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居住址,同时有龙山文化和夏代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十六世纪的文化遗存。

2013年5月,三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前一篇:第六批国保--史迹建筑(21)
后一篇: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