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路189号华侨公寓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余庆路189号是一幢公寓式大楼,伫立在周围的花园洋房中,外表并不引人注目,但它是中国第一所外汇公寓,被称为“爱国大楼”,1956年建造,于1958年竣工,公寓高8层,建筑面积4284平方米,共有住房35套。工程总投资额为70万元,由上海中华企业公司负责兴建。创造了当时众多的第一,公寓内铺设了进口木地板,安装了暖气片,大楼内部还装有2部电梯,这些配置都是当时上海普通民居所不可企及的。公寓落成以后,由当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香凝专门为大厦题写了“华侨公寓”四个大字。






今天分享的是位于7层的2房,复古装修,带墙暖和地暖,客厅朝南带外阳台,主卧朝南带套内卫生,客卧朝西带内阳台。楼层:七层。建筑面积:112平方米。房型:2房2厅2卫2阳台。出售报价:1300万元到手价。


客厅,带外阳台。

客厅

主卧,带套内卫生

外阳台
***************************************
余庆路华侨公寓建成以后,上海的华侨建筑建设步伐并未就此停滞。随着上海华侨投资公司的成立,
宛南华侨新村 位于宛平南路街道东南部,双峰路附近。1980年2月起,由中华企业公司和港商成功企业公司在宛南四街坊合资建造,有公寓式楼房11幢,习称大华侨新村。楼高6层,计264套,1.98万平方米。每幢楼前均辟有小花园,外围2.4米高花墙。同年10月起,两公司又在宛南三街坊续建6层混合结构公寓式住宅7幢、84套,习称小华侨新村,每套多数为两房一厅,部分三房一厅。占地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小花园和围墙格式与大华侨新村相似。
宛南新村 50年代起,煤矿设计院、第三航道局、上海铁路分局、民航局、中国唱片厂、七三一五厂等单位,先后在宛平南路龙华路以西、七三一五厂以北、天钥桥路以东、中山南二路以南的地区,兴建2~6层的职工住宅多幢。1980年,该地区被列为全市新建的13个居住小区之一。规划新建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内分7个街坊。至1990年底,已建成多层住宅106幢,建筑面积16.24万平方米;高层住宅6幢,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人防工程0.33万平方米;其他各类配套用房3.6万平方米。
前一篇:第四批国保--(2.古遗址)
后一篇:第四批国保--(3.古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