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保--(1.古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图片杂谈旅游 |
分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三)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111处)
********************************************
53 1.
丰塘(芍陂)
春秋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54 2. 灵渠
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55 3. 它山堰
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56 4. 木兰陂
北宋
福建省莆田市
57 5. 桑海井
清
四川省自贡市
58 6.
金山岭长城
明
河北省滦平县
59 7.
南京城墙
明
江苏省南京市
60 8.
平遥城墙
明
山西省平遥县
61 9.
崇武城墙
明
福建省惠安县
62 10.
兴城城墙
明至清
辽宁省兴城市
**********************************************
1.丰塘(芍陂)

芍陂(quèbi)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在国际灌排委员会于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芍陂成功入选2015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
2.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广义的秦堤,是指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全长为3.25公里。从接龙桥至大湾陡一段,秦堤两边都用条石砌筑,宽为2米,高为1.5米。现保存完好。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
3.它山堰

它(tu)山堰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 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
4.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经三次营筑,元丰六年,(1083)竣工,是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东南西北走向,占地面积583平方米,陂身长110米,高7.25米,陂墩39个,陂门38个,冲沙闸一个,南北护陂堤、南北进水闸门各一个,大小沟、渠道113米,沿渠配套工程一百多座,可灌农田25万亩。
******************************************
5.桑海井

燊海井坐落在自贡市大安区阮家坝山下。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钻凿的千米深井。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历时13年,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燊海井开凿成功后,各地盐商纷至沓来,凿井设灶。最盛时期,周围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后钻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现“天车”林立,锅灶密布,视管纵横,云蒸雾蔚的繁华制盐景象。至今,景区仍保留着18.4米的井架和碓房,还有汲卤水的大车房。燊海井是土法生产井盐的“活化石”,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
******************************************
6.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2年11月15日,亚洲“飞人”柯受良驾驶摩托车成功飞越了金山岭长城。
***************************************
7.南京城墙

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5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8年,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
8.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传统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 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城墙高 8~10米,底厚 8~12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环城墙辟城门 6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北各一。
********************************
9.崇武城墙
********************************
10.兴城城墙
前一篇:老城厢尚文路133弄龙门邨(续)
后一篇:第三批国保--(2.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