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南门一日游
(2019-06-01 12:06:57)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周四晚上志同道合朋友相约,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隔日一早行成。集中于人民广场952路公交车终点站,7时上车,由于平时我没起那么早,拖了大家后腿晚到了10分钟。

晚出行就接近于高峰时段,8点半的轮船没赶上,连点9点的船票也没买到,等到9点半准时起航,10点10分崇明南门港上岸。

崇明南门港,在70年代中期,我有来往,如今看来今非昔比。

那时我们年轻,出门都是一个赶字,赶车,赶码头。乱哄哄,挤成一堆------

崇明中心医院已经变成新华医院分院。在医院高楼汇合中,藏着一幢中西合璧式的花园别墅。我们娄老师凭着随身带的工作证联系了院长办,我们畅通无阻参观。

黄家花园建于1927年,是一个中西合璧式的花园别墅,前为院、后为宅,前部建筑为西欧风格,建筑平面呈“凹”形。黄家花园现存建筑29间,占地面积3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为崇明籍富商黄稚卿所建。

别墅是混合式的西欧建筑式样,砖木结构,平面矩形,清水砖外墙,平瓦双坡顶。平房正屋前筑有三面登级的水泥大平台一方,四周环绕花式水泥瓶颈栏杆,栏杆柱上塑有石狮子,颇有气派。立面外廊入口饰塔什干式双柱,正屋上方饰西洋弧形雕花水泥顶墙,劵楣有放射状纹饰,新颖别致。

该建筑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正厅之南是花园,中间用碎石砌一小池,池中养着金鱼。园中小径迂回,布置假山石笋、石台、石凳。西北角有果树林,桃、梅、李、杏、枇把、柿子、石榴等硕果累累。不难看出,这个私人花园别墅,既有西式房屋,也有中式建筑;既像文人雅士的精舍,又像阔老富翁的华屋,在崇明地区是一幢稀有的混合结构的花园别墅。

门廊

门廊宭顶。

据资料记载别墅落成那天,各界士绅前来道贺,人群中也有从上海远道赶来的金发碧眼的洋鬼子。时代不同了,喝过洋墨水的老爷、阔太太和挽着发髻、穿着斜襟中式绸衫的丫鬟仆妇共处一室,处处是和谐开明的气氛。正厅内,水磨彩色水泥地坪显示华贵,中式红木搁几及太师椅、茶几让人想起那个在炮火硝烟中刚刚消逝的朝代。两壁的巨幅字画,表明主人依旧恪守着中国的传统。而卧室里悬挂的西洋仕女画和风景油画,表示主人与西洋文明接轨的心愿由来已久。

现看到的仅存的壁炉。


主体建筑中前园为洋房,砖墙青红相间,并由红瓦盖顶,门窗为彩色拼花麻玻璃;后宅为中式平房,宅东建有亭廊,宅西有石径通往“引胜”月洞门。

我们一行6人,张超为我们摄影。

正屋上方饰西洋弧形雕花水泥顶墙,劵楣有放射状纹饰,新颖别致。

建筑群的东侧是一组中式古建筑,有廊,有轩。


轩的古意为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轩的形式类型也较多,形状各异,如同宽的廊,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造园者在布局时要考虑到何处设轩,它既非主体,但又要有一定的视觉感染力,可以看作是“引景”之物。


仿旱船

1937年,日军占领崇明县城。黄稚卿出任维持会会长,翌年任伪县公署署长。黄稚卿信佛,在正厅东北辟有一供奉观世音的佛堂。黄稚卿和夫人在这里焚香祷告,求得如今难得的安宁和平静。而我佛名“观世”,且静观世间,等待时局的变换。对1945年后黄稚卿的历史不见任何记载,他偕夫人、子女远赴香港、美国?当然很有可能。

佛堂


黄家花园凉亭和黄家一家人。黄家花园现在中心医院内.

离开了黄家花园

找了一家远离医院饭馆,先填饱肚子。

饭后,还是我们行程第二站崇明学馆。崇明学官坐落于上海市崇明南门码头。崇明学宫是现上海仅存的三座(老城厢,嘉定城)学宫之一。现址又称崇明博物馆,学宫基地原东长144.2米,西长148.3米,南北各阔80米,有殿、宫、堂、厅、祠、阁等建筑群,建筑艺术精湛。

崇明学宫正门前左右两侧有两个高大古朴的牌坊。东边的牌坊上一面镌刻着“道冠古今”,一面镌刻着“学海”,意思是学术的海洋。西边的牌坊上一面镌刻着“德配天地”,一面镌刻着“朝宗”,意思事朝拜宗师。两个牌坊飞檐翘角,装饰精美,气势不凡,两者间距为33米,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坊额“道冠古今”,意思是孔子学说与儒家思想是古今最高的;“德配天地”的意思是说道德相等于天地。棂星门前一对石狮子原来在县衙门前。进棂星门,过登云桥是戟门。

戟门正前方是大成殿--是过去官员和读书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以曲阜大成殿最为有名。

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始建于清代康熙初年。大成殿是庄严高大的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形式,整体形象宏伟而开阔,磅礴而巍然,给人以崇高之感。正门前八根朱红色的门柱,像擎天柱一样撑起巨大的双层屋顶,蓝底金字的“大成殿”匾额悬挂于上下屋檐之间。其殿匾额“大成”取自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

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右侧

碑廊。朋友在研讨碑文。
前一篇:西康路167.181弄承裕邨
后一篇:巨鹿路双开间门面新里